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课时共32课时第3课时教材分析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本课将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的教学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杠杆这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成三类: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省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能合理解释身边的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过程方法: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教学难点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教具准备杠杆尺、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学生材料一份、课件、老虎钳、镊子、小黑板。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课件出示“跷跷板”,它是不是杠杆?找出跷跷板的三个点。学生交流回答。2.我们在玩“跷跷板”时,“跷跷板”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跷跷板的三种状态,并规定“左倾”“右倾”和“平衡”。二、认识杠杆尺1.今天我们将用杠杆尺来进一步研究杠杆。(教师边讲边出示杠杆尺),杠杆尺是一种特殊的杠杆,它有杠杆尺和支架组成,使用时,我们只需要将支架穿过杠杆尺后面的孔,并将螺丝拧紧就可以了。现在杠杆尺平衡了吗?为了便于交流,我们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当作重物,那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就是我们所使用的力。谁来说说杠杆尺的支点、重点和力点分别在哪里?学生交流、汇报。学生观察杠杆尺。(有一个一个的格子、每个格子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2.仔细观察杠杆尺,说说杠杆尺还有什么特点?(有一个一个的格子、每个格子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学生组装杠杆尺。3.请大家把杠杆尺组装起来,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4.要使用杠杆尺,我们必须先熟悉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一下这根杠杆尺。三、记录杠杆尺的不同时候的状态1.小黑板出示表格,我们首先在杠杆尺的左边第二格上挂2个钩码,这时,这个点叫什么点?杠杆尺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我们在杠杆尺右边第1格上也挂2个钩码,又会怎样呢?教师演示,出现了黑板上的哪种状态?把杠杆尺的状态画在表格里。学生交流后,各小组材料员有秩序地上来领取材料,领到材料的小组请按照表格要求进行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内。交流实验结果2.想试试下面几种情况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表格,你们有什么发现?用玩跷跷板进行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希望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能够发现,通过调节杠杆尺右边的钩码数量和位置,既可以让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也可以让杠杆尺处于非平衡状态,为开展下一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发生的变化。从中发现规律。四、改变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杠杆尺的状态。1.我们发现,这时杠杆尺出现了三种状态,如果我们分别改变挂在杠杆尺左边和右边钩码的位置和数量,那杠杆尺的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交流汇报。2.你们想试一下吗?3.在实验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课件出示要求(1)分别改变挂在杠杆尺左边和右边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2)小组内每做一次就记录一次。(3)仍然用图示的方法进行记录。(4)实验时注意安全。学生交流汇报注意安全的事项。5.教师把学生的实验的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小黑板出示)。科学家们面对这么多的数据,他们会做些什么呢?那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来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吗?6.教师演示其中一组情况,分析重点离支点和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得到怎样的杠杆能省力。小组讨论,并完成我们的发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