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郑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单位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郑州市各互联网单位:近年来,郑州市互联网信息产业迅猛发展,“虚拟社会”与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关系愈加密切。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维护互联网和谐稳定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行政管理手段。目前,我市部分单位仍存在有法不依、管理不严、备案不实等问题,为我市互联网安全管理带来诸多隐患,给一些企图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不法之徒可乘之机。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互联网安全管理秩序,及时有效地打击网络犯罪,确保2008年奥运会期间不发生来自郑州的网上干扰,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等相关规定,郑州市公安局决定继续加强我市互联网单位的备案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备案对象郑州市的接入服务单位(简称ISP)、互联网数据中心(简称IDC)、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简称ICP)、联网单位包括服务器不在本地但维护地在郑州市的联网单位。(一)接入服务单位(简称ISP)是指负责提供互联网接入网络运行的单位。(二)互联网数据中心(简称IDC)是指向企业、商户或网站服务器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虚拟空间租用、网络带宽出租等业务的平台。(三)联网信息服务单位(简称ICP)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活动的单位。包括网站、电子邮件服务单位、互联网娱乐平台服务单位、点对点信息服务单位、网上短信息服务单位及网上公共信息场所等单位。(四)互联网联网单位是通过接入网络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用户,包括单位用户和个人用户。社区、学校、图书馆、宾馆、娱乐休闲场所等提供上网服务场所的也纳入互联网联网单位的备案管理。服务器不在本地,维护权和使用权在本地的也纳入互联网联网单位的备案管理。二、备案程序及时间(一)为提高工作效率,简化程序,郑州市公安局已开通互联网备案管理系统,互联网联网单位请在5月1日前登录郑州市网络警察网站(HYPERLINK"http://www.zzwljc.com/"\t"_blank"http://www.zzwljc.com/),通过备案管理系统进行网上备案。已备案单位信息资料有变更的必须重新进行网上备案。(二)网上备案初审通过后,按照备案材料要求,于7月1日前到郑州市公安局网监支队管理大队(二七路市公安局东院)递交互联网单位备案材料。初审未通过的,三日内应按照初审意见进行修改后再次提交。(三)备案材料齐全后,郑州市公安局网监支队管理大队将在15日内对备案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核实材料内容,经现场检查合格的单位,在15个工作日内发予备案证书;经现场检查不合格的单位,要求被检单位限期整改,经两次整改仍未达到整改的要求或坚决不予整改的单位,给予行政处罚。三、备案提交的材料(一)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ISP)1、郑州市公安局网上备案要求填写打印的《备案表》一式两份(加盖公章);2、以单位正式文件形式明确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组织岗位职责及成员名单,成员名单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两名计算机安全管理员、含联系方式等;(见附件一)3、计算机安全员证书复印件;4、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包括备案报送制度(每月20日至25日上报新接入或变更的用户资料)、互联网公用帐号登记制度、互联网安全协查制度、互联网应急处置制度等;5、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包括60天网络安全审计日志措施、防病毒、防黑客攻击措施等;6、本单位的网络拓扑图(标明内部IP使用情况);7、本单位的IP分配、使用和变更情况;8、本单位的接入方式使用、新增和变更情况;9、本单位的用户注册登记、使用与变更情况,包括固定IP用户、动态IP用户、托管主机用户等;10、在提交上述材料的基础上,还需要按照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交相关管理部门颁发的证照复印件,包括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信息产业部及各省市通信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关经营许可证(加盖公章)等。(二)互联网数据中心(IDC)1、郑州市公安局网上备案要求填写打印的《备案表》一式两份(加盖公章);2、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组织岗位职责及成员名单,成员名单包括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两名计算机安全员、联系方式等;(见附件一)3、互联网信息安全责任书(加盖公章);(见附件二)4、计算机安全员证书复印件;5、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包括:备案报送制度(每月20日至25日上报本单位新接入或变更的托管主机服务用户的基本情况,包括网站相关资料、负责人信息、联系方式等)、信息发布审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