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福建省秀屿区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内部题库【名师推荐】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杜某死亡时,遗产由其母陈某、其妻李某和两个孩子杜甲、杜乙继承,当时李某已怀有身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3万元。胎儿出生后1天后不幸夭折,这3万元应如何处理?()A:由李某、陈某、杜甲、杜乙继承B:由杜甲、杜乙继承C:由李某继承D:由陈某继承答案:C2.甲、乙、丙合伙经营,甲因病死亡,其子丁19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丁只能要求分割甲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B:经乙丙同意,丁可以成为合伙人C:丁不能要求分割甲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D:丁因继承当然获得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答案:B3.月食发生时:A:太阳在月球和地球之间B:是在新月的时候C: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D: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答案:C4.甲、乙就一套登记在乙名下的房屋的所有权问题发生争议,法院判决该诉争房属于甲所有,判决已于2012年3月10日生效。2012年3月15日,甲就该房屋与丙签订了买卖合同,但由于甲还没来得及办理变更登记,至今房屋仍登记在乙的名下。目前,丙的父亲丁已搬进该房屋内居住,房屋的所有人是()。A:丁B:乙C:甲D:丙答案:C5.在中国传统道德发展中,虽然出现过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价值体系也是多元取向,十分复杂,但仁、义、礼、智总是主体,贯穿于整个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四者之中,“仁”是核心,其他诸德都是“仁”的运作与体现。可以说,仁、义、礼、智都是“中国四德”,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族精神。A:仁、义、礼、智的主体价值体系始终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B:“中国四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C:在四德当中,“仁”是最重要的,是核心和基础D: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多元化体系答案:A6.商场里出售的散装大米是()。A:种类物B:主物C:限制流通物D:孳息答案:A7.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按照合同和其他合法方法取得财产的,其财产所有权什么时候开始转移?()A:从双方当事人认可时B:从财产交付时C:从一方交钱时D:从合同签订时答案:B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是()。A:义务人同意履行B:权利人提起诉讼C:不可抗力D:权利人提出请求答案:C9.《物权法》第39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规则是()。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任意性规则D:强制性规则答案:A10.某服装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用印有“××牌运动服”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人未轻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承担该损失的是()。A:装卸工人B:运输部门C:某服装厂D:装卸工人的雇主答案:C11.()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A:《玉台新咏》B:《古诗十九首》C:《诗品》D:《孔雀东南飞》答案:D12.甲与乙结婚五个月后,乙怀孕,甲病故。当时,甲、乙共有财产18000元,甲之父丙提出与乙平分。乙不同意,遂向法院起诉。请问:人民法院对这笔财产权如何处理?()A:乙得6000元,丙得6000元,为胎儿保留6000元B:乙得12000元,丙得6000元C:乙和丙平分,各9000元D:乙得12000元,丙得3000元,为胎儿保留3000元答案:D13.梅雨是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之间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A:7月下旬至8月上半月B: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C:8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D:3月中旬至5月上半月答案:B14.在一线劳动的工人、服务人员或进城务工人员是我们“人民”中的大多数。大多数劳动者主要是通过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和用工单位的工资福利来感受社会制度的优劣。这部分人的利益不能得到保护,自然会产生某些不满情绪,积累越长,反社会的倾向就越强烈。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要化解不满情绪,避免演变成对抗性矛盾,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A:让劳动者享有尊严B:劳动关系需要转型C:劳资关系是当代中国城镇最基本的社会关系D:和谐社会要追求社会公正答案:D15.甲、乙夫妇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丙娶妻丁,生子戊,其女己嫁至邻村,甲死后遗产有房屋3间,对于甲的遗产无权参与继承的是()。A:丙B:戊C:乙D:己答案:B16.李某租用张某的库房一年,并与之签订合同,但从合同规定的交付租金日起,李某就拒付张某租金,若张某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