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旅游商品产业发展政策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突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两大品牌,加快区域合作与资源整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为依托,加快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建设,发展和壮大一批具有规模化、系列化、品牌化、规范化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打造和构建一批具有艺术性、纪念性、实用性、收藏性的旅游商品,将旅游商品产业培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促进我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发展目标。到2012年,旅游商品的销售额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在2008年的基础上平均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形成3-5个在全国有影响的旅游商品集散中心、旅游工艺品研发中心;每年打造5-10个知名品牌。全省旅游产品发展重点。(1)美术陶瓷;(2)土特产品;(3)红色纪念币和邮票;(4)竹木工艺品;(5)民族手工艺及其它制品;(6)体现地方特色传统工艺的纪念品;(7)雕塑工艺品;(8)漆器工艺品;(9)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10)抽纱刺绣工艺品;(11)文物古玩及其仿制品;(12)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13)各种具有装饰性的装饰用品;(14)旅游保健品等。二、加大旅游商品研究开发力度3.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进程。充分发挥我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江西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以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为重点,研究开发具有景区特色的“一景一品”知名产品,形成以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三百山、仙女湖、梅岭—滕王阁、龟峰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鄱阳湖等自然保护区为品牌的绿色生态产品,形成以*、井冈山、瑞金等为品牌的红色文化产品,通过高起点、高品味、高要求的研究开发,做精、做细、做强、做特、做大我省旅游商品。4.着力增强旅游商品研发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旅游商品研发创新体系。加快旅游工艺品研发中心、旅游纪念品创意产业园建设,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科研实验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在包装、工艺、造型、款式、功能和服务等方面不断开发创新,提高我省旅游商品综合竞争力。5.构建旅游商品研发人才支持体系。培育一支有实力、有水平的开发创新人才队伍,把培育旅游商品研发人才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培育旅游商品研发人才的新途径。各级人才交流中心要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充实旅游商品高技术人才队伍;大专院校要增设旅游商品开发设计专业;科研院所、生产和销售单位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多种渠道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为我省旅游商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三、加快旅游商品生产营销体系建设6.建立完善的旅游商品营销体系。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建立完善的全省旅游商品营销网络,加快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服务配套设施体系建设,在中心XX县区主要干道、主要旅游景区(点)、各大商场(购物中心或广场)建立规范的销售网点,形成全国一流的旅游商品交易展示中心、集散基地。打造一支忠诚度高,反应快捷,业务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国际化营销团队。7.加强旅游商品流通市场建设。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将旅游商品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景区、商业网点规划,加快城市标志性建筑、景区特色街、标杆店的购物中心建设,加快我省旅游商品销售中心、旅游商品集散基地建设,建立全省旅游商品交易、展示、销售场所,提高旅游商品流通市场竞争能力。8.建立完善商务会展服务平台。争办全国性、国际性会展,承接旅游商品时尚活动等项目,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企业客户协调会、联谊会、订货会来赣召开;鼓励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搭建对外展示、促销、交易平台,组建招商项目库,多方寻找合作商家,为我省旅游商品构建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营销网络。四、实施旅游品牌发展战略9.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促进品牌产业化发展。加大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力度,促进产业生产升级,实现由单一观光型旅游商品结构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生态、商务会展等复合型旅游商品结构转型,建立包括观光旅游、文化旅游、节庆旅游、商务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以及休闲旅游在内的多元化、复合型旅游商品发展体系,加快推进品牌产业化发展步伐。10.增强品牌意识,加大自主品牌建设。认真挖掘和提炼品牌精髓,培育企业和产品的个性、特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品牌发展中的优胜劣汰功能。有计划地进行品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和iso9000(质量管理)、iso1400(环境管理)、haccp(食品安全管理)、gb/28001(职业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