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析李白的性格及其命运李白为什么可以一生游山玩水,因为他是飞在天上的,他是仙人,俯瞰世间。为了喝酒可以卖衣服、卖坐骑、卖金龟,而且他只喝清酒,这一点杜甫就做不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析李白的性格及其命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分析李白的性格及其命运被后人称为“诗仙”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有着狂放不羁、自信洒脱的性格,他的诗歌被后人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李白(公元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被后人尊称为“诗圣”的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李白一生创作无数,但留给后人的作品现在仅存九百六十首,其中有部分作品还真假难辨,在他死后不久,他的诗歌就已经“十丧其九”(李阳冰《草堂集续》)了,这不失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缺憾。但就存这九百多首诗中,我们就可以了解李白的一生经历,以及他的性格命运。李白的诗歌特征多变,但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豪、奇、悲、逸,而这些特征往往又是相互交融,难以分辨。“豪”是李白诗歌的最大特征,这也恰恰体现了李白自信不羁、恃才傲物的性格。李白诗歌的“奇”体现在他的创新性上,李白的创新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新以大胆的想象为根基,加之作者自己如神仙般的超脱思想和浪漫情怀,令人耳目一新、深感折服。而“悲”的风格则多由李白自己的遭遇而成,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深感报国无门,常常喟叹而写一些悲壮诗歌。“逸”则体现了李白云游四方的安逸思想,表达了他的闲情逸致,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也正是李白作为凡人性格当中淳朴率真的一面。无论李白的诗歌有多么复杂繁冗,性情有多么复杂善变多样,总结李白诗歌的特点,我们能看到李白诗歌的两大主线:一是豪气豁达,二是悲愤失意。豪气是因为他对理想自信不羁,悲愤是他对现实不满悲哀,而每每在这个时候李白都能找到自我疗伤的良药,那就是投入到道家思想的境界中去,用豁达的精神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情与热爱,体现他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他的文采彪炳千秋,不仅仅令古人为之倾倒,穿越千年,依然令今世之人啧啧称奇。他犹如山峰高耸入云,他又如江河奔腾不息,他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又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样一个传奇而又神奇的人物,为何我们看到他的身世却是“赐金还乡”、“流放夜郎”、“抑郁而逝”等悲凉字眼,一代天才巨星以如此的方式陨落,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读李白的诗歌我们发现他的命运就写在里面,而从他的命运当中我们又总能看透他多变的性格。那么作为盛唐诗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星星,他的性格与命运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微妙关系呢?现在我们就从他的诗歌中了解他的命运,再从他的命运中看清他的性格,看一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如何左右李白的一生。一、青少年时期的狂放不羁,以致错选终南捷径。李白从五岁到二十四岁(705—724),是在蜀中读书和任侠是时期,李白自幼涉猎广泛“通诗书,观百家”,他接受前人思想的影响是颇为庞杂的。,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写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李白还从小进行诗赋创作,“十五观其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两首》其二)可见他从小就饱读诗书,颇具天资。据《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写道,李白在路中拜见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苏颋时,苏颋就赞赏他的作品“天才英丽”,“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说明李白在那个时候诗赋就写的很好,有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的风骨。如此的才华与他人的赏识赞美,李白狂放孤傲的性格成因与此不无关联。李白在这一时期同时也受到了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任侠”思想占据主流,虽然这时他已接触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但是处于思想发轫期的他还是意气奋发地接受了任侠思想它曾一度仗剑任侠,抱打不平。“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这样的思想塑造了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在他的骨子里形成了唯我独尊,救济四方的侠者仁义。魏颢的《李翰林集续》中说道李白“少游侠,手刃数人”;刘全白《李君谒记》说他“少游侠,不事产业”,这两本书的记载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李白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存交重义”,结交一些重情义的江湖好友,与形形色色的人称兄道弟,快意恩仇;另外一件是“轻财好施”,散尽家财,帮助穷苦人民大众,以天下为己任,据记载李白不逾一年,散尽家财三十万。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风尚之中,做这样的一些事情,是李白的狂放不羁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历代文人墨客最为推崇的一句话,也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的不变命运之路便是“学而优则仕”,意思就是在学业、知识见闻上最优秀的人都要走上仕途这一条通天大道,以改变一生的命运,这也正是中国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