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17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整合经济生活的主线:落实科学发展观,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是根本问题。本模块知识中,按主体划分,可包括:市场、国家(各级政府)、企业(或公司)、劳动者、消费者、投资理财者。1、市场调节:是什么: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②价格变动的因素及影响。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变动既影响生活又影响生产。竞争。为什么:市场调节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怎么办:利用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2、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什么:①手段经济、法律、行政②体现:确立并完善一系列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分配政策;做出一系列规划和决定。为什么:①市场调节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②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怎么办: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③坚持并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④坚持并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兼顾效率与公平。⑤调整完善税收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⑥价格政策⑦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办厂,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3、企业(或公司):39页是什么:①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什么: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怎么办: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及时调整生产规模。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④企业既要注重产品质量争创名牌,又要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力争达到质优价廉的效果,提高市场占有率。⑤企业要增强风险意识,通过强强联合及兼并、破产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家经济发展。⑥企业要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节能降耗。⑦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创设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并且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7、开发低碳产品,发展低碳经济4、劳动者:就业及维权问题就业问题:为什么:①严峻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社会、个人怎么办:①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这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贯彻“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调整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等。③企业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并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④作为劳动者,要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维权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