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安全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论文(通用17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信息安全建设篇一近期,为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形势需要,提出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是未来一段时间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方向。2.1坚持自主安全可控,健全行业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自主可控作为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大安全可靠的先进技术应用力度,提升对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能力,保障行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健全以防为主、软硬结合的行业网络安全体系。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加大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的应用比例,确保行业信息化高效安全平稳运行。2.2坚持等级保护,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以安全策略为核心,坚持技术和管理相结合,构建与行业信息化发展协调一致的行业网络安全体系。2.3强化安全运维机制,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目前,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尚未全面融入信息化的“建管用”的各个环节,需要进一步建设、健全行业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安全运维机制,提升安全综合防范能力。2.4完善应急处置体系,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加强日常信息安全监控,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充分评估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并制订覆盖各类信息系统、各种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提升信息系统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能力,保障业务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随着国家、行业主管单位对信息安全认识和要求的不断深入,烟草行业信息系统综合安全防范能力需要通过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细化和完善信息安全法规制度、标准规范、流程细则的管理体系;和以“常态化”为目标,包括阶段性运维、日常运维、应急工作三个角度的安全运维体系设计,从而提高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综合防范能力。2.6建立系统安全基线,提升系统基础防护能力。国家局针对信息安全工作下发了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范行业单位等级保护建设规范等一系列的规范标准,同时以“三全工作”“安全检查”为抓手推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指南,各行业单位对标准规范和安全建设尚不能有效落地,不能执行到具体的业务系统以及所属的主机、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层面。为保证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水平,防止因为各类系统、设备的安全配置不到位而带来安全风险,有必要针对信息系统建立其基本的安全要求(安全基线),确保信息系统具有基本的'安全保护能力。自主可控是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制订行业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准入要求,启动核心信息技术产品的信息安全检查和认证工作;二是加强对产品或系统的漏洞检测和代码审查,及时发现系统安全隐患,同时明确国外进口产品在使用过程的责任和义务;三是建立烟草行业新技术的安全标准规范,明确新技术的使用、运维和管理的方法和范围。2.8不断完善行业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体系。目前烟草行业已经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但是相对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来说还存在滞后性。制定、完善和细化行业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对于烟草信行业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针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制订包含在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行维护和停用废弃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标准规范;针对移动应用,应制订包含由移动终端、移动网络、移动平台、业务应用构成的移动安全框架和建设标准规范,为烟草行业的移动应用建设提供指导;针对烟草行业数据安全,应建立包括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分布、数据操作、数据备份和恢复在内数据安全标准规范,为合理保护和利用行业数据提供指导;针对第三方服务外包,制定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建立运维监控指标体系。通过对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水平的层次化监控指标的建立,得到该业务系统的安全运维水平评级,以此来表明该业务系统的安全运维体系的建设成熟度。同时还应将表示安全运维水平的各个指标项建立针对某类安全事件的度量标准。建立监控指标不仅应当包括传统的各种系统资源使用率、数据和应用工作状态等,同时要加强对运维监控中发现的各种异常现象的监控分析,对风险隐患及时处理,同时根据运行分析结果动态评估系统的处理能力,动态优化系统资源配置。二是完善安全运维和管理工作。安全运维和管理工作应包含在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行维护和停用废弃等各环节,落实系统建设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安全指标和流程要求,做到基础信息网络、重要信息系统与安全防护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保障业务连续性。随着行业数据的集中,各类信息系统整合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日趋复杂,需要在日常运维过程中积累、提高对各种技术的把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