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浙江省遂昌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通关秘籍题库【满分必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王某去世时留下一份遗嘱,载明将一把古琴赠与好友刘某。刘某得知此事后,既不表示接受,也不表示拒绝。三个月后,刘某与王某的继承人因古琴归属引发争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受遗赠,古琴归国家B:刘某的行为视为接受继承,古琴归刘某C: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继承,古琴归王某的继承人D:刘某的行为视为放弃受遗赠,古琴归王某的继承人答案:D2.公民、法人均可享有的民事权利是()。A:肖像权B:著作权C:姓名权D:名称权答案:B3.“过错推定”本质上属于()。A:结果责任原则B:过错责任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D:公平原则答案:B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是()。A:权利人提起诉讼B:义务人同意履行C:不可抗力D:权利人提出请求答案:C5.某大学在学校内进行道路整修,施工中忘记设置道路整修警示标志,致过路学生受伤。对此,由()承担责任。A:该学校老师B:该学校C:该学校和受害人D:受害人自己答案:B6.甲将一套邮票卖给乙,丙也想买,遂威胁甲。甲只好将该套邮票卖给丙。丙的行为违反的民法基本原则是()。A:平等原则B:等价有偿原则C:自愿原则D:公平原则答案:C7.()是民法私法属性最根本的体现。A:主体的平等性B:等价有偿原则C:权利与义务对等性D:民事责任与民事行为答案:A8.在中国传统道德发展中,虽然出现过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价值体系也是多元取向,十分复杂,但仁、义、礼、智总是主体,贯穿于整个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四者之中,“仁”是核心,其他诸德都是“仁”的运作与体现。可以说,仁、义、礼、智都是“中国四德”,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族精神。A:在四德当中,“仁”是最重要的,是核心和基础B:“中国四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C: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多元化体系D:仁、义、礼、智的主体价值体系始终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答案:D9.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A:QQB:LinuxC:WindowsXPD:Dos答案:A10.下列事实中,构成不当得利的是()。A:甲收到乙支付的货款5万元B:甲每月收到子女给付的赡养费1000元C:甲到商场购物,营业员多找5元D:甲因病收到同事捐款10万元答案:C11.甲用自己的一套房屋抵押,向乙借款10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后甲将房屋出租给丙,债务履行期届满,甲没有偿还债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抵押期间,甲不得转让该房屋B:房屋租金自债务履行期届满后由乙收取C: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D: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抵押权答案:D12.能够代理的行为有()。A:法律行为B:表见行为C:事实行为D:占有行为答案:A13.王某夫妇婚后生有一子甲。2005年甲遇车祸不幸身亡,留有甲的妻子乙和女儿丙。乙和丙一起单独生活,没有赡养王某夫妇。2010年王某去世,有权继承其遗产的是()。A:王某的妻子、乙和丙B:王某的妻子和乙C:乙和丙D:王某的妻子和丙答案:D14.长篇小说创作领域里引人注目的年度亮点,表现在出版了一些对当下现实密切________,对人们的精神现状给予高度________和深度寻绎的作品。A:观照关切B:观照关注C:关照关注D:关照关切答案:B15.甲公司和乙公司互负到期同种类债务,甲公司通知乙公司双方债务相互消灭。该债的消灭原因是()。A:抵销B:履行C:混同D:解除答案:A16.甲、乙夫妇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丙娶妻丁,生子戊,其女己嫁至邻村,甲死后遗产有房屋3间,对于甲的遗产无权参与继承的是()。A:戊B:乙C:丙D:己答案:A17.下列须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是()。A:丙因资金周转问题未及时缴纳电费,用电公司停止对其供电,导致其外贸订单未能及时交货,外商损失3万元B:因工厂所在地发生泥石流,甲工厂未能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加工任务,造成对方损失C:乙路遇劫匪,与之展开搏斗并最终将劫匪制服,但导致劫匪胳膊脱臼,花费医疗费200元D:某小偷深夜趁丁不在家时跳人其家中实施盗窃,不料家中有恶狗一只,小偷大腿被狗咬伤,花去医疗费1000元答案:A18.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产物权的是()。A:土地承包经营权B:宅基地使用权C:建设用地使用权D:留置权答案:D19.甲将自行车没有上锁就放在楼道内;邻居乙知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