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山西省河津市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考点提分】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针对手机安卓系统开发了一个跑酷游戏软件。甲对该软件享有()。A:发明权B:专利权C:著作权D:商标权答案:C2.甲、乙夫妇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丙娶妻丁,生子戊,其女己嫁至邻村,甲死后遗产有房屋3间,对于甲的遗产无权参与继承的是()。A:己B:丙C:乙D:戊答案:D3.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A:应属政府行政行为B: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C: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D: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答案:C4.梅雨是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之间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A: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B:3月中旬至5月上半月C:8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D:7月下旬至8月上半月答案:A5.民事主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一大要素,按照我国的法律,下列关于民事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主体是依法独立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B:我国法律规定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C: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不属于民事主体D: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彼此平等答案:C6.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人圈。甲的行为属于()。A:拾得遗失物B:无因管理C:授权行为D:获取不当得利答案:D7.法定继承人不包括()。A:被继承人的儿子,故意杀害被继承人B:非婚生子女C:被继承人的女儿,因抢劫而被判刑D: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儿媳或女婿答案:A8.按照我国民法,下面关于相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关系是一种独立权利B:从属于动产C:从属于不动产D:从属于地役权答案:C9.某土特产公司业务员到某茶厂收购优质毛尖茶叶,但该业务员对茶叶的等级知识不懂,以为茶叶级数越多,质量也就越高,遂购买了1吨三级茶叶。货物运到后,土特产公司发现与要求购买的优质茶叶不符,引起纠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合同为受欺诈的合同,故为无效合同B:该合同为乘人之危的合同,故为效力未定合同C:该合同为重大误解的合同,故为可撤销合同D:该合同为意思真实的合同,故为有效合同答案:C10.老王将自己所有的一头耕牛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邻村的小李,双方约定10月1日小李将购牛款一次性付给老王,耕牛的所有权转移。但老王将继续使用这头耕牛到10月15日再交付给小李。那么他们采取的交付方式是()。A:简易交付B:占有改定C:指示交付D:拟制交付答案:B11.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项规定体现出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A:对立性B:排斥性C:矛盾性D:一致性答案:D12.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5亿人口3亿多文盲的教育弱国,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规模世界第一的教育大国,更多贫民子弟得圆大学梦,更多高校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其中的快速发展与巨大成就,绝对不宜以“外国月亮才圆”的心态一味________。A:自命不凡B:目空一切C:狂妄自大D:妄自菲薄答案:D13.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这说明:A:法律不能调整、规范任何事项B:法律只规定人的义务C:对无法预见的事情,不必承担法律责任D:道德调整的范围也要有法律来规范答案:C14.A和B订立的合同中内容约定不明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内容不能确定,且他们又不能通过协商达成协议时,下列解决办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应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B:质量要求不明确且没有国家质量标准,按照通常标准履行C:价款约定不明确,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履行D:履行期限不明确,在给了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答案:A15.某快递公司开具的快递单上印有“投递物丢失,概不负责”的条款。该格式条款()。A:可撤销B:有效C:无效D:效力待定答案:C16.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A:“已知的东西”是基础,对“已知的东西”掌握不扎实,就会影响新知识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