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构建我国税收风险识别体系研究背景2015全国税收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一、税收风险管理概述(二)什么是税收风险管理税收遵从风险管理(三)风险识别的层次二、宏观层面的税收风险识别方法2012年9月28日总局党组中心组学习税收流失估算专题征科司测算方案的总体架构3-5运行过程(一)税收流失估算研究概述2008年初,根据局领导“开展税收收入能力估算,服务税收管理决策”的指示,我司正式重新启动税收收入能力(税收流失)估算工作。首先,选择税制设计相对简单明晰、数据基础相对较好的国内增值税进行流失估算,研究构建了投入产出估算模型和随机边界估算模型。其次,为对我国总体税收流失有一个基本了解,我司探索利用随机边界模型估算了总体税收流失情况。第三,为加快推进税收流失估算工作,遵照局领导指示,我们同时启动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流失估算的研究工作。2009年,根据局领导指示,我司组织召开了国内增值税流失估算模型评估会。解学智副局长出席会议,并对我司的估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为配合营业税改增值税测算工作,我司研究完成了营业税流失估算,并开始启动企业所得税流失估算工作。2011年9月,我司与四川省国税局、地税局共同制定了企业所得税流失估算试点方案,选定乐山市作为企业所得税流失估算的试点单位2.国外经验借鉴据IRS于2011年公布的结果显示,2006年美国全部联邦税收流失4500亿美元,税收流失率为16.9%;其中,个人所得税流失2960亿美元,公司所得税流失710亿美元,工薪税流失760亿美元,财产税流失40亿美元,消费税流失1亿美元。IRS将纳税人分为“未申报”、“低申报”和“欠税”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纳税人的行为特征和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等不同税制的特点,研究开发不同的估算方法。美国联邦以所得税为主体,IRS研究开发出从微观数据出发、分层抽样、排查疑点、审计调查、统计推断的估算方法,并应用“发现控制模型”对未能发现的流失额进行纠正,为世界首创。(2)英国的经验和做法HMRC对增值税、消费税等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即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和行业调查数据进行总体估算;对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和资本利得税,以及中小型企业的公司所得税,借鉴美国的做法,即先抽取样本,进行审计,然后再推断总体;对大型企业,也比照美国做法,采用普遍审计的方法,据此来把握其流失状况。3.我国税收流失估算方法体系(二)微观随机审计模拟模型当前,从微观数据出发,利用统计推断原理,估算税制复杂的直接税税收流失,已成为欧美国家唯一选择。我司借鉴欧美国家经验,设计了适合我国税制实际的微观模拟方法,并在四川省乐山市国、地税局开展了企业所得税流失估算试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微观模拟方法的基本思路调查审计环节分为案头审核和实地调查两个阶段,案头审核即根据纳税人报送的财务报表、申报表及第三方信息等,对被调查对象涉税风险进行初步判断;实地调查是在案头审核的基础上,对固化在业务循环中的各会计科目下的基本涉税风险点,按照对应的审计程序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实地审核,调查出样本企业的税收流失。自下而上方法的优缺点:2.试点工作创新之处业务标准:调查工作用表体系3.主要估算结果分企业规模看,流失率与企业规模成反比,微型企业流失率最高。由于样本量的限制,对于一些有意义的风险点,我们无法根据统计推断的方法,得到总体情况。但仅仅根据样本情况,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一些有用的结论。待全国推广、样本量扩大后,有望实现更加深入的分析。比如,对于查账征收企业,低申报所得额主要体现在7个业务环节,涉及46个会计科目的144个风险点。从流失环节来看,低申报所得额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应付薪酬及其他环节、销售与收款环节和投资与筹资环节。占比如下:从会计科目看,46个会计科目中,涉及低申报所得额比重最高的5个会计科目分别是应付职工薪酬、管理费用、递延收益、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占比如下:从涉税风险点看,144个风险点中,低申报所得额比重最高的5个风险点分别是:递延收益补贴收入未计入当期损益(10%)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未确认收入(9.7%)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支出不准确或未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9.3%)管理费用支出与取得收入无关或不合理(7.1%)人为滞后销售入账时间(6%)从流失项目看,收入类问题重点体现在5个方面:已实现销售挂往来账未及时确认收入(30.6%)政府补贴收入计入递延收益纳税调整不准确(24.8%)不征税收入申报不准确(17.3%)其他未按会计制度或准则规定的时限和金额少确认收入(14.2%)会计与税法处理存在差异的其他收入纳税调整不准确(8%)成本费用类问题重点体现在5个方面:会计与税法处理存在差异的其他扣除类项目纳税调整不准确(35.2%)成本计算结转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