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4页汝城农业产业化调研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加工销信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对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大意义。XX县区是农业大县,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实现汝城富民强县的重要战略举措。一、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县紧紧依托农业优势产业资源,以工业反哺农业发展,通过培育一批农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壮大农业产业规模,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今年元至7月全县实现农产品加工总产值2.86亿元,增加值601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18.5%。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8家,其中产值上千万的6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建设了超级稻、杂交稻制种、水果、林业、蔬菜、养殖等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建设基地面积60多万亩,带动农户6万多户。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62个,参会农户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5%。具体情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规划、完善机制,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是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制定县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发展超级稻、杂交稻制种、水果、林业、蔬菜、养殖等六大特色产业的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精深加工,着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之路,用工业化的办法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推动农业快速发展。依据我县的资源特点,重点突出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即以文明、附城、土桥、永丰等乡镇为中心的14万亩水果优势产业带,以热水两系制种及大坪、益将、三星等乡镇为中心的1.5万亩杂交水稻制种优势产业带,以马桥的花豆,盈洞、岭秀的西瓜、辣椒,附城、三星的订单蔬菜为中心的8万亩商品蔬菜优势产业带,以龙丰生态为龙头的无公害生猪、清远胴鹅、中华竹狸养殖产业带,以热水、南洞、濠头、益将、集龙、三江口等乡镇为重点的高效林业产业带,以裕湘食品、上祝板鸭、金泉米粉为品牌的食品加工优势产业带。二是加强了组织协调。重新调整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业产业项目的协调论证、规划建设等工作。制定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县级以上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三是加大了农业产业化的资金和信贷扶持力度。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把农业产业化资金、扶贫资金、农业开发资金、信贷资金等集中起来,对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信贷部门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去年县财政专门安排300万元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改造升级和打造品牌,农发行、农村信用联社等信用部门为企业解决贷款1200多万元。2、龙头企业日益壮大。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龙头企业内连千家万户,外接国际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综合服务等功能。按照“扶持大的、改造老的、培植新的”的发展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扶持了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一是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筛选了5家有特色、有规模、有市场的骨干企业,作为市“十一五”期间的重点扶持对象。在县委、县政府全力扶持下,龙丰生态公司升格为省级龙头企业,其产品“龙峰”米粉挤入省“131”示范工程项目笼子。二是扩能改造壮大一批。龙丰生态投资500万元,新建成两条出口农产品加工生产线,每年可保鲜加工农产品2万吨,产品远销美国,年可创产值5000万元以上,出口创汇300万美元,成为我市第一家直接出口农产品的企业。对发展势头好的深汝、双友等几家果蔬公司,政府安排10万元扶持其基础设施改造扩建,拓展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能力。三是围绕资源新兴一批。利用我县的林业资源,建设了一批林木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主要有纯正、荣盛、湘苏木业公司等。四是招商引资见效一批。龙丰公司通过招商,与台湾一家公司投资3000万元合资组建集产、加、销于一体化的万头无公害生猪养殖场。3、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我县坚持“举产业旗、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工作思路,各乡镇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并且坚持把龙头企业建在支柱产业上,促进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效益。一是竹木加工业特色明显。近五年来,全县生产木材45万立方米、竹材130万根,销售木材32万立方米、竹材110万根、松香300吨、竹胶合板0.5万立方米、细木工板2.5万立方米、锯材10万立方米。全县竹木加工企业已发展到6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