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读后感10篇《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是一本由【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法】罗杰?夏蒂埃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读后感(一):几个小问题。。1、关于剥鳞片的比喻福柯说“他的工作就是剥去一些显然事物和公认概念的鳞片”(话说这是好奇怪的翻译),其中是否有“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意思呢?夏蒂埃认为布尔迪厄为确定性剥鳞片的做法首先是“对界限、分野和区划提出质疑”。葛兆光在《思想史课堂演讲录》中对于白天与黑夜概念及意义的讨论也有些这种味道呢。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与我有何哉?”却还是有光天化日与月黑风高的加工产物。2、关于分化与地位夏蒂埃说我们需承认知识分子的角色在很长的时间里就是迫使被统治者接受关于他们处境的论说。阿伦特在《论革命》中有这样一种观点,被统治者一旦开始怀疑所谓其天然处境的观念,革命才会在社会问题中扮演角色,而此时此刻已经可以被贴上现代的标签了。两者的论证似乎暗含某种契合,就是知识分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事实上是站在统治者阵营中的,但地位却并不那么牢固。“你把手表交给我,我来告诉你时间”,这是一个不错的比喻,知识分子的“元地位”似乎也就是这么建立的吧!3、关于概念的概念康德的模式:“反观性地批判自己用于思考现实的工具”。一直不明白我们怎么用概念来解释概念,到头来好像都会陷入循环论证的丐题谬误。《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读后感(二):简单介绍了布尔迪厄的观点书中涉及了一些社会学的概念和观点,也许受限于对话录的形式,涉及的概念和观点大多一带而过,未能展开。个人感觉译者翻译的很流畅。之前没接触过社会学,所以对于社会学的作用,及布尔迪厄书中表述的观点及其价值没有概念。但通过布尔迪厄的简短叙述,对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及作用有了入门的了解。书中的涉及的内容:社会学的目的、研究领域和作用。社会学的研究结论并不被各界所理解和接受(在当时的时点)。社会学和历史学的部分异同。知识分子的幻觉或文化宗教。简单介绍习性和场域的概念。结构与个人的关系。布尔迪厄对马奈、福楼拜的一些研究观点。《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读后感(三):后“‘社’会‘史’”首先Orz这样的篇幅也能搞成一本书,更何况一大堆不用翻译的文献注解,除了两位对话者,其他各方都很省心。不敢说法文的翻译如何,但译者在其序言和正文中还是暴露出个别专业常识性的错误。比如把曼海姆的“无所依附”/“无所附着”的知识分子译成“无依无靠”的知识分子(页44),原本独立自主的知识分子,顶多是在独立与恋乡之间去留彷徨,现在顿时成了花落飘零的苦逼孤儿。而把左拉写成佐拉(页2),页59的民族方法学就是ethnomethodology,这个不难看出。页100第七行纯属编辑失责。至于说涂尔干的《教育思想的演变》(页77),书名只好letitbe了,但那是讲课稿,里面没有“一篇文章”。就把它想象成《世纪大讲堂》的名家对谈特别版好了。在公众场合和有限时间里,两位谈得足够有水平,不乏可以拿来进行豆瓣广播(其实你能指望听这些的就是原本指望要听这些并以你指望的方式听这些的人)的名言警句,比如页39:“社会学家与其研究和写作的关系完全符合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描述”,又如页44-45,“大学依附往往比政治依附更具歪曲作用。我认为,学术利益对大学教师的左右要超过政治利益。换句话说,谁占有了思想工具和思想对象,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自身思想的主体。人们并非生来便是自身思想的主体,而是在重新认识决定论后才成为思想主体的。”多适合自恋的人拿来自嘲啊。页49更好玩儿,“社会学家都很清楚,人们做出的诚信回答不一定能反映事实真相。他们的工作就在于通过行为观察,以及发表言论和著作来建构复原真相的条件。有些蠢货总是以为老百姓的话要比其他人的更真实。实际上,老百姓最是受人统治的,他们尤其深受统治力量符号机制的控制。”这话等于直接扇了不同时代多种左派学术力量的耳光。当然布迪厄此言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他不会不知道,社会学家里面肯定不会没有蠢货的。或许他只是不想重蹈马克?吐温的覆辙。严格来说,这其实不是什么对谈,而是夏蒂埃在采访布迪厄,只是这记者足够有水平——虽然这书归于《历史学的实践》丛书,让我们赞美近年来集中推出一大排同类书的这家出版社。布迪厄毫无(部分)社会学家面对历史学家时常用的那种心理劣势,他直言嘲笑新潮史学家无非不再跟着布罗代尔去清点港口木桶,改成清点书籍了(页65),这让对面坐着的这位阅读史大家情何以堪。他甚至认为整个历史学学术共同体都不如社会学那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