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4页市财政年度工作报告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省局的关心指导下,全市财政地税部门坚持“依法治税、科学理财、求实求优、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按照“激情、能力、实效”的工作要求,以“基础基层建设年”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xx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和新的贡献。(一)双管齐下,破解收支困局又有新业绩全市财税部门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和严控支出双管齐下,确保了全市财政收支平衡。1.全市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全市财政总收入1627.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59.99亿元,全市各区、县(市)均能达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市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424.4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47.60亿元。公共财政支出622.29亿元。区域组织收入规模再上新台阶。开发区财政总收入首度超百亿,成为继萧山、余杭、下城、西湖、滨江后第6家百亿XX县区;余杭地方财政收入首度超百亿,与萧山共同成为地方财政收入超百亿XX县区。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73.8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75.78亿元,超过部门为省补。3.全市地税部门组织收入情况全市地税部门共组织各项收入1176.9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742.00亿元;其他收入434.80亿元。(二)完善体系,组织收入能力又有新提升全市地税部门创新组织收入工作模式,优化税源管理体系,推进精细化、专业化管理,税源管理能力和成效进一步提升。1.组织收入“统筹管”,突出整体推进计财处牵头建立组织收入计划执行考核机制,逐月下达收入任务,逐月考核执行情况;建立组织收入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组织收入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合力应对;健全与国税、房管、国土等部门的联系协作机制,深化涉税信息共享,增强发现和掌控税源的能力。2.全市税源“统一管”,突出集中优势征管处、信息处牵头做好《税友龙版》上线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全市税源整体把握和集中管理能力。拱墅分局建立“远程实时技术服务平台”,打造统一的涉税软件维保体系基础平台。3.重点税源“全程管”,突出过程监管建立重点税源情报收集制度,深入分析企业兼并重组、股权转让、重大项目实施等重大经营事项对税源的影响,全市5356户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收474.3亿元,同比增长10.2%。强化重点税源行业管理,实施房地产行业全方位的税源监控,全年入库房地产业税收208.80亿元。4.行业税源“规范管”,突出指标预警征管处牵头出台行业税源管理办法,对建筑劳务企业、各种非学历教育及技能培训等行业开展纳税评估,查补税费3.09亿元。规费管理局创新规费征管模式,运用数据比对、审核评析、约谈举证和下户检查等方法进行缴费评估,促进规费增长。5.税种税源“深度管”,突出管理质量税政一处牵头做好“营改增”数据移交、清票清税等工作,向国税移交企业45609户,清理入库税款1257万元;税政二处牵头对建筑业、餐饮业等行业企业所得税实施税负预警管理,入库所得税同比增长31%;开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重点审核,补缴企业所得税1.27亿元。税政三处牵头土地增值税清算常态管理,全市清算入库税款9.79亿元。6.零散税源“协同管”,突出全面覆盖联合国税部门,共同加强对个体共管户的管理,全年征收超定额地方税费6212万元。高新(滨江)分局通过深化应用《国地税社会化协作办税服务平台》,加强零散税源管理,代征地方税费同比增长54.99%。7.隐蔽税源“信息管”,突出源头管控税政二处强化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所得税管理,全年股权转让入库个人所得税7.16亿元。西湖分局建立公司股东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制度,全年补税4842万元。税政三处、地税直属分局牵头完成全市200多个街道(乡镇)、3725个小区、52834幢存量房住宅类数据的采集。江干分局加强村级留用地项目税收征管,建立留用地电子税收台账,实现留用地税源精细控管。8.沉淀税源“互动管”,突出管查互动稽查处、稽查一局、稽查二局对资本交易项目、多年未查行业开展税收自查和重点检查,全年查补税款8.6亿元;对214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责成自查,查补入库税款1.5亿元;开展发票专项整治活动,查补税款1.24亿元。(三)创新机制,培育优质财源又有新进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政策扶持、服务推动的作用,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探索财政竞争扶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对2012年预算安排的15.5亿元工业、科技专项资金分析梳理,整合资金共计10.23亿元,用于“创新强工”战略。其中约4亿元用于两项竞争性机制安排——以重大项目的竞争性安排,支持共性技术攻关、重大技改、协同创新等重大项目;探索区、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