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财政局税源的调研报告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壮大税源,是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决策,也是实现“文化发展示范区,城市繁荣副中心”战略的基础。总体上看,近几年来我区区域经济发展势头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中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税源构成不够好,与同是“银三心”繁荣板块的其他XX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经济运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等。如何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值得关注和思考,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基本情况我区区域经济发展有许多优越条件。主要体现在。一是区位优势。我区处于南昌经济实力最强的XX县区、XX县区、青山湖区三强交汇之中心,属“三强”之核心,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二是交通优势。全区由城市中环、二环围绕,内部交通成网,到火车站车程约5—10分钟,距昌北国际机场车程约30分钟,拥有XX省最大的铁路货运站—*谱货场(南昌火车南站)。三是工业优势。我区是先进制造业基地,拥有洪都集团、江铃集团等20多家中央及省、市属企业,是我国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的诞生地。四是旅游优势。我区自古以来就有“城南胜地,人世蓬岛”之美誉,区内拥有象湖、梅湖等“三湖”、“三河”自然风景资源,和八大山人纪念馆、徐孺子故里、朱桥梅村明清古建筑群等人文景观。我区是XX市的一个老工业XX县区,工业是我区的支柱产业。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7.71亿元,人均gdp突破530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4亿元;出口创汇突破1.5亿美元。三次产业比例为:0.5:71.2:28.3。目前,已注册登记的大小工商企业60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其中:在地统计21家),工业产品主要有:飞机、汽车、摩托车、电动车、机械、锅炉、压力容器、非标制造、建材、纺织服装、电线电缆、啤酒、乳制品、肉类制品、食品保健品加工、饲料、禽蛋加工、医疗健身器材、化工原料等产业。商贸企业中,限额以上的贸易业、住宿餐饮业有50余家。辖区内年交易额有亿元以上市场有6个,大型农贸市场9个。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我区经济有了长足进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应当看到经济总量仍然偏小,运行质量不高,地方财力紧张等问题比较突出等问题,还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区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分析,我区三次产业比例为:0.5:71.2:28.3,三产比重未达到30%,弱势明显。与“银三心”繁荣板块地位不协调,已经成为制约我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20*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亿元,和2007年同期相比有较大的增幅,但和兄弟县区相比,这个产值还是偏低。原因是现有工业企业中上规模的企业偏少,缺乏具有市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大型集团企业,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大。3、企业缺乏品牌战略的运作。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品牌型企业太少,大部分企业还是在贴牌生产。没有属于自己的牌子,就不可能去开拓市场,做大做强企业,同时,也容易产生纠纷。4、发展环境缺乏系统性。通过开通“阳光驿道”,开展政企对接、服务企业工作,为企业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部门个别人对服务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服务企业意识不强,工作不够主动,存在拖拉、扯皮、有意刁难企业的现象。二是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效率不高。某些部门从本单位利益考虑,不愿给其它部门提供已掌握的信息资料,造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部分条块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为企业服务意识较差,工作上存在有意刁难企业现象,阻碍了企业发展。如昌南工业园内各企业反映供电部门拉闸停电前不事先通知,严重影响企业生产,造成企业生产损失,要求供电部门停电事先通知。三是部门协调解决问题职能有限。有些企业生产和非生产问题超出部门职权范围,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三、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1、优化提升第二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从全区工业总量不足,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的实际情况出发,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工业结构,积极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一是重点抓好昌南工业园区建设。要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强化园区配套,壮大园区“一体两翼”(即机械制造业为主体,现代物流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两翼),不断提高园区竞争力。二是支持优势企业做强做优。鼓励工业发展由制造向创造、智造转变,努力在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上下功夫,支持江铃、洪都、阳光乳业等大中型企业发展壮大,并通过这些企业的辐射和带动,激发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三是积极发展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