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本章知识结构图对‘干预’的误解一、四个目标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二、财政政策比较“公民花钱”与“政府花钱”的差异政府支出2)政府收入关于“直接税”、“间接税”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水平,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凯恩斯主义者的思想。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收入的差额。减税和扩大支出所造成。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所形成。存在通货紧缩缺口时的功能性财政政策4)平衡预算5)赤字弥补1)扩张性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4.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赢余为财政政策的评价标准5.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六、美国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1.货币政策的机制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2.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政策、贴现政策、法定准备率政策。前两个属于间接货币政策;后者属于直接货币政策,其力度更强、效果更明显、见效更快。对利率的依赖4.货币政策的目标假设货币量增加,物价水平上升,生产要素的价格提高。货币量增加的效应首先是既增加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又使物价水平上升,然后,物价水平进一步上升,而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回到原来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说,货币量增加的短期效应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都上升,长期效应是只有物价上升,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不变。6.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7.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8.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三、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2.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区间四、经济政策有限性1)财政投资的增加,有一个资金筹集和分配、目考察和论证、工程招标和投标的具体过程;基础货币投放,如果是通过公开市场来进行,则有一个在国债二级市场上的操作过程;即便象利率调整和准备金率的变动,也有一个电脑计算程序的重新设置问题。政策效应的不平衡性:政府政策实施后,不可能对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都有利,它常常在有利于一个方面的同时,损害了另外其他方面。如货币紧缩政策,抑制了一般性的投资,也很可能同时打击了国家急需的基础性投资项目。政策往往是“一刀切”式地贯彻的,而实际现实却往往是不能一刀切的,强行贯彻,必然利弊兼有。政府的干预政策被付诸实施后,一开始可能是有效的,但政府政策效力递减,主要原因是:1)情况的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2)政策自身的负作用越来越大,抵消了政策的正面积极的效应;3)人们针对有关政策采取的“反政策”;时间一长,人们对付政策的办法增多或客观情况的变化,政策的效力就开始递减,以至到了后来,使该项政策完全无效。4)人们对未出台的政策采取的预防性措施。政府干预的缺陷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行为也是非理想化的;存在着市场失灵,也存在着政府失灵,两者都不是万能的。及时更新政策,防止政策失效或发生负效应。消除非经济因素对政策应用的干扰,如地方利益、为突出政绩、掩盖问题等等。如美国政府在大选前夕,既使存在通货膨胀,也不会采取紧缩性的政策。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人们的预期对实施政策的反效果;可利用人们对政策的预期,并不实际采取经济政策,而只是制造舆论,去达到真实政策的效果,即“引而不发,跃如也”。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责、权、利关系。地方必须负责提供地方的公共物品。防止地方政府权利膨胀,形成地方割据或封锁,使统一的经济搞成“诸候经济”。6.政府干预必须适度7.政府干预过度的后果《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及90年代的实践黑色星期四最惨的一年最惨的一年最惨的一年最惨的一年最惨的一年大萧条的国际影响GDP的发明与产生与作用大萧条的经济统计大萧条的经济统计表现黑色星期二与黑色星期一29年到39年政府支出和岁入当时的货币政策当时的财政政策当时的国际政策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解释充分就业预算赢余的应用80年代和90年代的微调和货币政策对“微调”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