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研复试有哪些考试形式介绍考研复试有哪些考试形式介绍随着研复试的时间越来越近,我们需要把一些考试形式了解清楚。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复试考试形式指南,欢迎大家前来阅读。考研复试五大考试形式介绍对于英语复试,在除语言类学校外,占比重相对较小。但是大家也不要掉以轻心。接下来我们分别从自我介绍、语音语调、话题、听力、翻译五个方面介绍,这几点几乎涵盖了所有院校的考试形式,提醒各位考生注意。首先,自我介绍几乎是每个学校必考的内容。所以学生在写完并且背诵了自我介绍后,一定要进行自我演练,可以拿手机录下自己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在熟练程度上仍有欠缺,也就是会有背诵、回想痕迹。其次眼神会因为回想背诵内容而飘忽不定,当然这一点也是自我介绍不熟练的结果。除了要再次熟练内容外,也要在心理上坚定自信,不卑不亢。背诵自我介绍还分为几种,一种是我们刚才说的没背熟的阶段,下一阶段就是背熟但无感情起伏,这样学生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像单纯的在背课文,而不是在讲述自己的事情。最好的情况就是,一定要把自我介绍内化成自己的,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与考官的交流,语调有起伏,这才是最完美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考生要注意下经常容易发错的读音,比如:distinguished;professor;province;graduate;major;period。其次还要注意一下语句的连贯性,比如spendallmytimeonit中的onit就要连读,Firstofall中的三个词都要连读。对于即兴话题,考生常出现的情况是思考时间过长,这就需要考生擅长使用缓冲句,比如well,thisisagoodquestion,asforme,Ibelievethat…在说缓冲句的同时,大脑迅速思考可以从几点回答问题,然后开始做答,回答中尽量多使用能够显示逻辑的连词,分点阐释。在此过程中,学生如果语法不甚准确,那么在语法和意义完整不能兼顾时,一定要选择表述出完整的含义,让考官听懂你想表达的内容达到交流的目的。对于考听力和翻译的同学:听力选取四六级材料练习即可。对于翻译,一般学校要求的是翻译一段专业文章的段落,文章大多源于专业期刊论文以及专著,所以考生可以在备考时大量阅读专业文章,并且将专业词汇的中英对照多背诵几遍。和初试一样,复试也需要各位考生稳扎稳打,把上述情况都准备妥当,相信各位都能走好这通往梦想学校的最后一步。考研复试综合面试常见10个高频问题综合面试一般在20-25分钟,通常来说老师大约在5-8位,但有的学校可能只有3人,有的学校却多达10人。综合面试其实就是一个面试导师和考生面对面沟通观察的过程。所以:第一步:面试礼仪——印象分,白送就要。初次见面印象分是很重要的,所以对于面试礼仪,考生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准备:着装,不管你穿什么衣服,都应该做到整洁、得体、大方、朴素,并且要使自己觉得自在,否则因为穿着不适影响发挥将得不偿失。建议,学生就保留“学生样”,工作了就应该有“工作过的样子”,男生最好不要留长发,女生不要穿吊带、高跟鞋,耳环、首饰,不要涂指甲。面试当天把头发梳理好,保持面部整洁,面带微笑。第二步:沟通技巧——勤于准备,必胜法宝。综合面试其实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本科期间的科研能力、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在回答的时候并不要求十分精准的答案,但是要求考生流畅清楚以及有逻辑性的陈述。所以在综合面试之前相关信息的搜集、知识点的储备、以及勤加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导师的信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搞定”导师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去了解一下你未来的导师,导师的经历、当下的工作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导师的经历主要是指导师的籍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当下工作状况主要是指职称;学术研究情况主要指导师出版的著作、发表的文章、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立场、学术研究风格;师生相处的情况指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喜好等等。以上信息大家可以从百度、人人、BBS等渠道中获得。因为只有对导师有了一定的了解,回答问题时才能投其所好。而对于其他方向的导师,有余力的时候都了解一下会比较好,了解你所报考院校报考专业的相关老师,因为毕竟复试的导师团并非一个人,而复试却是有一票否决权的。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那么你所报考专业的最新科研成果,最近相关热点文章是必须要了解的,这些方面极有可能被导师问到,他们会分析你对这个行业的关注度以及理解,毕竟老师还是喜欢科研人才。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提前见联系一下导师也未尝不可,但是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