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年10月6日中国:投资组合策略推介活动反馈–亚洲投资者乐观,而海外投资者持怀疑态度研究报告专注于区域/国家配置的投资者乐观;新兴市场/全球投资者悲观在过去两周里,我们与亚洲、美国和欧洲的100多位投资者进行了会面。有意思的是,他们对中国股票的总体看法不一:专注于区域/国家配置的投资者(多在亚洲)持乐观态度,一直在增持(多头基金)或至少买入有上涨潜力的股票(对冲基金);而全球/新兴市场/不专注某一市场的投资者(多在英国/美国)则对政策面感到担忧,已经减持中国仓位而转投其它地区。一些要点包括:1)区域投资者认为,中国与东盟/印度股票之间的估值差距可能变得过大而不容忽视;2)投资者主要想要了解那些受政策影响较大但估值偏低的行业何时能开始跑赢于那些题材具吸引力而估值偏高的行业;多数投资者仍更倾向于在后一类行业中选股,但很多多头基金似乎对银行股变得乐观了一些;3)投资者认为,资金流看起来比较有吸引力,对2010年四季度强劲行情的共同期望可能会在近期内进一步推动市场走高,但配股和IPO的绝对规模也令他们感到担忧。投资者在寻找题材具吸引力行业中的落后股投资者仍看好消费相关行业,但更倾向于寻找落后股或者二线股票,而不是追随今年以来表现出色的股票(我们建议买入百盛/卖出金鹰商贸、买入李宁/卖出安踏、买入康师傅/卖出中国旺旺的三项配对交易,我们建议买入的这些股票表现落后,但2011年每股盈利增长率较高且市盈率较低或与同行相当)。投资者对银行和房地产股的看法不一,我们看到对汽车、交通运输和建筑服务类股票的兴趣有所上升。我们的观点面临的风险:短期内流动性,长期内政策目标我们的3个月观点(较为看淡)面临的最大阻力和风险是流动性和资金流(从发达市场到新兴市场,从固定收益市场到股市),这可能推动短期上扬。我们的12个月观点(乐观)面临的风险是持续不利的政策——一些投资者认为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将使大盘股板块继续保持区间波动,进而抑制股指的上行空间。高盛集团与其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存在业务关系,并且继续寻求发展这些朱悦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852-2978-0048helen.zhu@gs.com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参阅慕天辉,CFAwww.gs.com/research/hedge.html。由非美国附属公司聘用的分析师不是+852-2978-1328timothy.moe@gs.com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美国FINRA的注册/合格研究分析师。本报告仅供分发给高盛机构客户。欧阳汉+81(3)6437-9888christopher.eoyang@gs.com高盛证券株式会社贝皞晨+852-2978-1220ben.bei@gs.com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高盛集团高盛全球经济、商品和策略研究2010年10月6日中国:投资组合策略行业反馈和高盛观点我们与投资者讨论后获得的行业反馈具体如下:银行:我们惊喜地看到,专注于区域/国家配置的多头基金(尤其是亚洲基金)对该板块越发乐观。虽然该板块仍面临一定的监管政策不确定性,但多头投资者认为审慎性紧缩措施行将结束,而且鉴于其资产规模较大,他们不能等到利空完全出尽再行动。与之相反,不与基准挂钩的对冲基金(以及一些全球性基金或新兴市场基金)对银行股兴趣仍不大,它们认为中国银行板块在中长期内将继续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的压力,与其它高增长、政策推动的行业相比,其绝对回报潜力依然较低。高盛简评:我们认为,即将出台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拨备要求是值得关注的主要事件。如果新规较为温和,投资者可能据此认为银监会关于资本充足率和其它巴塞尔III相关政策的要求同样温和。如果结果相反,悲观情绪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的中国银行业研究团队认为,放开存款利率不会解决实际利率较低的问题,反而会造成金融业的动荡,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实行。房地产:投资者普遍认为,其依然是交易卖出意味较浓的板块,在政策出尽之前增持还为时尚早。更乐观的投资者则认为,短期政策变动可能不足以成功抑制需求和房价,因此股价波动空间可能仍很大,从而为多头和空头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多数投资者预计,该板块盈利预测存在进一步下行空间,认为房地产板块估值较低的投资者数量较少。高盛简评:我们认为,与银行相比,房地产行业处于紧缩周期的更早阶段,因而估值的上升可能更晚一些。在我们看来,由于保障性住房将弥补部分需求而且商品房市场的收紧仅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