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贺诗歌特色分析中唐诗人李贺,其诗歌意境凄美神秘、清寂孤绝,意象统概天、地、人三才,给人玄异迷离,如梦如幻之感,被世人冠为“鬼才”。却又一些人对其诗歌意境进行分析后得出李贺其人是个心理变态的结论,其言之凿凿的就是:认为艺术家多为精神病或介于精神病或常人之间的人,再者就是一些心理分析的观点,性压抑、自闭症,将诗歌意象中的“鬼气森森”或“玄幻迷离”统统算为是李贺的“临床病”的特征。不可否认,这些分析是有一定科学道理。但是,科学道理可以纯粹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么?而且如果李贺的诗歌全是给人变态、阴森恐怖之感,难道是说历来喜爱李贺诗歌的人的审美倾向都是阴郁的吗?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未免太过于牵强。在此,笔者将从李贺对生命的思考的角度、和李贺诗歌本身呈现的意境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心理和写作状态,极力忠实于诗人的本真面目,呈给读者自如的美感体会和融入诗人的生命体验。(一)李贺对生命的思考据载李贺自幼体弱多病,“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新唐书),给人孱弱、病态之感。虽是皇族后裔,但却不是嫡系。加之其父离世以后,因家道日渐终落,诗人成年后在贫病交集中英年早逝。李贺所存诗歌为数不多。现今所见,是其好友沈子明保存下来的,李贺亡故多年后,杜牧为其诗集作序,名为李长吉歌诗叙。在序中,杜牧对李贺的诗歌评价甚高、甚妙:“云烟绵连,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奢殿,梗莽球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他诗歌中的“态”、“情”、“和”、“格”、“勇”、“古”、“色”、“怨恨悲愁”、“虚荒诞幻”是世间的事物完全无法言说尽全。透过这样的描摹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无法获得真正的平静,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李贺在求取仕途而不可得,生活逐渐潦倒、困窘,更增加了诗人怀才不遇之感。这对本来就已经是病痛缠身的诗人来讲,无疑是更加致命的打击。身心的痛苦,会增加他对周周围事物的敏感程度,包括生死问题。相信李贺对于生命本身的思考确实是早于也不同于常人的。有很多人认为李贺大量的描写极乐无悲的仙界,污浊的世间,凄迷的鬼域,是渴望长生不死。这样的说法也是很值得怀疑的。对于早慧、聪颖的诗人来说,难道会不知道人都会走向死亡的道理吗?正因为,李贺对于人生的痛苦有深刻的体验,所以当他看到被病痛追击的自己时,就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自身的痛苦与对现实的绝望,是造成李贺对生命表现出无限的焦虑与深刻的思索的最重要的原因。在神弦中“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鬼至的阴寒之感,正是诗人病痛来袭时的真实写照。“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这些诗句都是表明诗人对自己的病况是有如实认识的。既然现实对他而言是如此的痛苦,那么,在死后人会去哪里?人的生命在肉体消亡以后是向上升还是向下降呢?这些问题必然会紧紧缠绕着这位天才般的诗人。“落花起作回风舞”,“碎霜斜舞上罗幕”,这些都是诗人心灵挣扎、摇摆的体现。正因为他对死亡有过早、过深的考虑,所以梦境、想象便成为了他无拘无束、无隐无伪的展露他的情绪、情感之地。而人间是他真实境遇的体现,鬼域和仙界的描绘则反映出他的死后问题的疑惑与关注。这是正常人都会有的心灵体验,更何况是一个对生活的种种细枝末节,都能用心去体验的诚挚诗人。诗人正是站在对死亡有深刻体验的角度来体悟生命的。了解这个,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去体验诗人的情绪与心境,品味诗人转承无痕的诗歌意境。(二)李贺诗歌现实与梦境的交融李贺对死后的臆想,集中在超于现实之外的仙界与鬼域两个方面。在面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盛唐日趋而下的社会现实,“宗孙”的身份认同也使他有着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然而仕途的尴尬对诗人而言又是毁灭性的打击。现实于他而言除了将自己的生命意志灌注到诗歌中以外,已经失去了其它让他执着的价值。伴之而来的对死亡之后的思考就集中在了仙界与鬼域两个地方。其中描写仙界代表作有梦天、天上谣,描绘鬼域的代表作有苏小小墓和秋来,下面将之逐一分析。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梦天活泼、灵动的兔类在常人眼中是看不出年龄的,更何况是仙兔。而李贺却偏用了“老”字。在任何人的眼里一个生命的结束完结于“老”,才是最正常的。知道自己年寿不久的诗人,其内心的悲愤已不言而喻。所以,当他“看”到玉兔时直觉就是那是一只老兔,在此毫不牵强。随着诗人的视觉传达的空间,人们很难分清那是诗人自己在看,还是借仙人之眼在看。有美景、却异常凄凉、无人观赏。有仙界的磅礴大气,有游离于世间的清绝,却只能伴随着无边的孤寂,独自“寒泣”。在这对天的梦境中,人们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