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努力促进轻工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努力促进轻工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山东省轻工集体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抓好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人才培养、安全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省轻工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轻工联社系统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经济效益同步提高。一、扎实推进传统产业、产业集群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用好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各市联社的作用,做好2013年国家重点产业技改项目(5个)和全省重点技术改造导向计划(105项)的跟踪服务工作,完成好2013年省千项重点技改项目的评审推荐工作。二是根据山东省工业转型升级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要求,做好《山东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2013-2015年)》编制工作。此《计划》是对全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的细化落实,省联社将组织各协会认真调研,探索研究解决传统产业自身素质问题和体制机制性矛盾的行动路线、具体措施,推动山东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显著突破。三是促进特色产业集群、优质产品生产基地转型升级。山东省联社系统中小企业居多,又是关系民生、拉动就业的富民朝阳产业,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加强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争取享受和运用好各项优惠政策,根据新制定的《山东省轻工联社特色区域、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共建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已建成的72个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发挥优势大企业的引领作用,提高产业集中度,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形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强势格局。积极推动潍坊等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培育发展。省联社拟组织有关单位到广东顺德、中山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考察学习,助推我省产业基地转型升级。四是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轻工很多行业涉及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和省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和工程,加大同有关单位和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发挥新兴产业对轻工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二、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作用,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省联社各科研院所要发挥自身优势,以各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为依托,联合高校,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搞好科研项目攻关,加快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促进行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现有高档建筑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皮革清洁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色母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年内争取新组建山东省家电行业创新设计示范联盟,其他科研院所、协会也要拿出组建联盟的具体意见。积极组织行业重点企业申报中轻联科技进步奖项目和省科技创新项目,争取更多优惠政策扶持和竞争性项目专项资金支持。三、深入开展“品牌提升年”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按照省经信委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培育“名家、名企、名品”,提升鲁企、鲁商、鲁货形象,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搞好品牌建设和宣传活动。今年省里将继续选择10家行业协会建立第二批行业市场营销创新服务中心,培育100家品牌建设示范企业,各协会、市联社和企业要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发挥大众网、山东轻联网、报纸等媒体的宣传作用,集中开展以引导消费为主题的品牌系列推介宣传活动。二是培育品牌展会。组织好已有的家具、工艺美术、皮革3个专业展会,拓展创办山东五金衡器展会,使之成为全省联社系统优势行业和品牌产品的重要推广平台。同时,积极组织部分行业协会、市联社、重点企业参与各类国内外大型展会、“香港山东周”、“台湾山东周”和援疆援藏活动,开展对外经贸洽谈考察。三是创新营销方式。发挥轻联网作用,完成山东家具电子商务网的开发建设,推出网上展厅,实现品牌和产品的多重展示。四是继续配合省节能办工作,深入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力争一个推广年度我省入围企业节能家电销量达到4000万台、销售额1000亿元以上。五是帮助指导企业积极做好商标、名牌产品的申报、推荐、评审和保护工作。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利用省联社人才培养平台和协会培训基地等资源,加大培养行业紧缺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力度。在继续开展原有家电、皮革、五金、工艺美术4个省级一类技能大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