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绵阳市水产业情况介绍绵阳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属于长江二级支流涪江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52条。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963.2mm。绵阳是一个工程水利大市,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7.5万处,大中小型水库825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80座,小(二)型水库723座,中型引水渠堰20多处,主要分布于涪江中下游两岸丘陵地区,输水干、支渠总长12000多公里,蓄引提水能力达24亿m3,水利水电固定资产总值已超过100亿元,目前每年仍以10亿元以上的投资继续高速发展。绵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17亿m3,人均水资源2208m3,属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但是,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全市70%的降水集中在6-9月,60%集中在西北山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人口、经济发展不匹配,造成部分地区、时段缺水和季节性缺水。我市有各类宜渔水面6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8万亩,是四川省渔业较发达的地区。近年来,我市水产渔政工作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全市水产行业的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不断推进产业化进程,狠抓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强化渔政执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艰苦奋斗实施灾后重建,促进了渔业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推动了全市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