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江西省彭泽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通关秘籍题库(名师推荐)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李某与方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期间,李某欲购买该租赁房屋,该房屋所有权人方某表示同意,该房屋所有权自()时转移。A:该房屋租赁合同生效B:李某占有该房屋C:办理该房屋过户登记手续D:该房屋租赁合同到期答案:C2.某县公安局民警李某在饭店宴请战友时,与饭店经理王某发生冲突,并将饭店的彩电砸坏,饭店向李某多次索赔无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饭店应向法院直接起诉县公安局,要求赔偿损失B:饭店可直接要求县公安局赔偿损失C:饭店应向法院直接起诉李某,要求赔偿损失D:饭店可直接向市公安局提起行政复议答案:C3.因果性联系所揭示的是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果对于原因来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A:结果较之原因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B:先后相继的事物同彼此制约的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C:事物与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D:事物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答案:C4.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必要条件是()。A:权利人向债务人提出要求B:不可抗力C:意外事件D:债务人要求缓期履行答案:B5.甲外出打工,挂念家中老母,于是在乙商场购买了一部全新手机,赠与了其母亲的邻居丙,并要求每周用此手机与母亲通一次话。不料,数月后,丙用此手机打电话时,手机电池发生爆炸,将丙炸伤。丙的损失应由谁负责?()A:丙B:甲C:甲母D:乙答案:D6.甲男和乙女是夫妻,乙女因交通事故重度瘫痪,肇事方一次性支付给乙女伤残赔偿金100万元。后甲男与乙女离婚。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0万元属于乙个人财产,不得分割B:100万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多分给乙C:100万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依法分割D:100万元属于甲个人财产,不得分割答案:A7.法定继承人不包括()。A: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儿媳或女婿B:被继承人的儿子,故意杀害被继承人C:被继承人的女儿,因抢劫而被判刑D:非婚生子女答案:B8.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人们在使用资本这一概念时对它产生了不同理解:一种是继续把“资本”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阶级属性概念,用来研究资本主义的运动;一种是把资本作为商品经济学中的一个自然属性概念,即单纯的经济概念,用来研究“货币生出更多的货币”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后者又被称为现代资本概念。A:阶级属性概念与自然属性概念B: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资本概念C:不断拓展的政治经济学概念D:阶级属性概念让位于单纯的经济概念答案:A9.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给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可以将合同标的物交付提存机关。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谁来承担?()A:提存机关承担B:债务人承担C:债权人承担D:债务人与债权人共同承担答案:C10.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A:对“已知的东西”学得不好,理解不深就会构成学习上的障碍B:“已知的东西”是基础,对“已知的东西”掌握不扎实,就会影响新知识的获得,应加强对“已知的东西”的复习巩固C:“已知的东西”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经常学习,才能获得新知D:如果只满足于“已知的东西”,不再进取,就会陷入无法长进的可悲境地答案:D11.甲将自己拥有的一幅名人所作的画卖给乙,约定好乙在签订合同的第二日来取画,结果在签订合同的当晚,该画就被小偷丙盗走,转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对该画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B:乙对该画享有所有权C:甲对该画享有署名权D:丁对该画的占有属于善意占有答案:D12.甲与乙结婚五个月后,乙怀孕,甲病故。当时,甲、乙共有财产18000元,甲之父丙提出与乙平分。乙不同意,遂向法院起诉。请问:人民法院对这笔财产权如何处理?()A:乙得6000元,丙得6000元,为胎儿保留6000元B:乙和丙平分,各9000元C:乙得12000元,丙得3000元,为胎儿保留3000元D:乙得12000元,丙得6000元答案:C13.甲针对手机安卓系统开发了一个跑酷游戏软件。甲对该软件享有()。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发明权答案:A14.公民王某在意外事故中下落不明,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计算宣告死亡的期间应当自()起。A:意外事故发生之次日B:意外事故发生之日C:利害关系人向法院申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