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技术促推养殖发展体系保证产业富民----紫阳县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紫阳县位于安康市西南,地处大巴山北坡川陕交界的土石山区,与川渝接壤,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于各种牧草生长和养殖。全县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辖21镇,212个行政村,35万人,可利用草场面积104万亩。从古至今,五畜一直是养生食物的主食,其中以羊为主,而肉羊是适应外界环境最强的家畜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羊肉市场发生很大变化,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使其正成为一个黄金产业。2011年4月,国家肉羊体系示范项目宝鸡试验站会议召开,决定在五个山区县推行布尔山羊与当地山羊杂交技术,按照绿色羊肉生产技术要求,制定养殖技术规范,推行科学养羊技术,并在各县大力推广,实现五个示范县(区)共获杂种肉羊10万只,短期育肥肉羊3万只以上目标。作为五个成员县之一,发展肉羊产业在紫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紫阳县是陕南白山羊的重要产区,陕南白山羊以其肉质细嫩鲜美、膻味小、耐粗饲、繁殖性能好(繁殖率235.4%,产羔率259.03%)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发展适度规模养羊有市场保证。省内外销售渠道畅通,销售量稳中有升;回族居民较多,对羊肉需求逐年上升;居民肉食品消费结构多样化,2010年末羊肉消费占肉类总消费14.7%,居第二位。肉羊饲料资源供给充足,富硒和无污染区则让白山羊肉的品质达到绿色无公害的标准。全县草山草坡可利用面积104万亩,理论载畜量29.5万羊单位;紫阳县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两大富硒区之一,由于青绿饲料资源富含硒元素,通过生物链的作用,紫阳白山羊中硒元素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地区,加之紫阳没有重工业,厂矿较少,污染轻,因此在紫阳发展白山羊能达到富硒绿色无公害的标准。政策已到位,目标已确定,面对机遇,紫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坚持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政策激励、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发展思路,狠抓肉羊规模扩张。成立了由畜牧局局长任组长的肉羊发展组织领导机构,抽调技术骨干为成员,专门负责肉羊体系建设。积极组织人力编制紫阳县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规划。培育示范大户。按照户养30只基础母羊,羊舍相对规范、从业人员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养羊大户为标准,在全县所有养羊大户中精心筛选,确立78户作为首批肉羊示范推广户。狠抓选育关键,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加快建立陕南白山羊保护区和核心选育群。在斑桃、界岭、双桥、高桥、汉王五个镇建立本品种保护区,杜绝引进外血缘山羊品种;在洞河、洄水、高滩、焕古建立核心选育区,负责向全县其他乡镇提供优质种源母羊,其他镇突出抓好肉羊优良品种的引进、布尔山羊和陕南白山羊杂交改良示范推广,提高肉羊的出栏率和商品率。狠抓羔羊育肥技术关键。用布尔山羊与当地陕南白山羊杂交,效果十分明显,杂交一代平均初生重3.5千克,将杂交一代全部进行育肥,采用半放牧半舍饲的技术,六月育肥平均体重达到42.5千克,大大缩短了山羊饲养周期,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对周围农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狠抓饲草饲料科学调配关键。积极示范推广人工种草,鼓励农户利用空闲地、林地种植牧草。狠抓疫病防控关键。疾病防控是山羊成活的关键,将动物强制免疫和日常程序化免疫相结合,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程序化免疫重点做好羊痘、羊三联四防苗的免疫和体内外驱虫,积极开展好动物产地检疫,严把羊只调入检疫关,对新引进的种羊一律做布病筛查。截至目前没有发现羊群一二类传染病。狠抓技术培训关键。利用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科技之春三下乡等活动,在重点乡镇组织开展肉羊养殖培训13期,培训养殖技术能手650人。积极申报富硒白山羊开发利用项目,争取省级财政支持。截至目前,肉羊养殖遍布全县21个镇,存栏30只以上的养羊户超过400户,山羊年末存栏保持在10.5万只,年出栏保持在11万只左右。按羊单位计算,山羊及其羊肉在畜牧业内部结构和肉的产量结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4.7%和14.1%,居第二位。回望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我们踌躇满志。2012年,我县将继续全力做好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继续扩大肉羊杂交推广面。今年计划新引进优质布尔种公羊10只,新增肉羊养殖规范示范推广户100户,杂交改良本地白山羊5万只,羔羊育肥5万只。积极推广人工种草,探索青贮饲草技术。今年所有肉羊养殖示范户力争户均种植2亩牧草,切实解决山羊安全越冬问题。延长产业链条,开展富硒羊肉加工。加强部门协作,探索富硒肉羊深度开发研究,努力把肉羊养殖做大做强,真正成为我县富民强县的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