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财政局领导班子考核述职报告2018年,市财政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财政经济持续平稳健康运行。一、坚持科学征管,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复杂形势,按照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过头征收原则,科学有序做好收入组织工作。狠抓收入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围绕开门红、双过半、冲刺全年等关键时点进行专题部署,严格督查考核,力促收入及时均衡入库。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完善收入预测分析机制,密切关注全省及周边地区财政收入运行态势,深入研判支柱行业及税源大户收入增减变化趋势,科学组织和调度收入,确保全市财政收入在稳定的区间内实现较高质量增长。2018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6.6亿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6%,总量位列全省第8,增幅居苏中地区首位,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二、强化发展支撑,财政政策导向更加鲜明扎实抓好积极财政政策落实,大力推进减税降费,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取消、降低和停征40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年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近1.5亿元;继续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每年减轻企业负担1.68亿元。组织开展深化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支持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七项减税措施,及时审核兑现创业富民补贴资金,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能量。优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工业经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用好科技创新券,全年审核兑现资金2904万元,市区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3.8亿元。认真落实全市向环境污染宣战大会精神,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全力保障实施263专项行动。深化财政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引入省再担保集团和6家省级银行机构加入泰信保业务,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小微创业贷推广力度,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2018年财政普惠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放贷超30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三、优化支出结构,推动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按照保基本、守底线、抓重点、补短板、创特色要求,统筹加大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突出项目带动,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惠及全市56个经济薄弱村;开展健康扶贫,全市健康扶贫补充保险每年总保费约2000万元;提高低保标准,全市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650元/人月,提前两年实现市域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年收入全面超过人均7000元的脱贫目标。建立扶贫助学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下达助学金、免学费补助和生活补助资金1735万元,市区16400学生收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88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人均不低于65元,职工医保报销比例走在全省前列。创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助餐、助浴补贴标准,支持市老年活动中心建设运营,支持构建泰有福养老服务综合体,首创养老服务三张券制度,推动加快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四、推进机制创新,政府投融资改革逐步深化面对政府投融资瓶颈制约趋紧的形势,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进一步做大做强,策应我市1+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组建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长江生态环保发展基金、国科健康基金和建筑业基金,参与共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加快子基金投资项目遴选调查,全面打造1+10+n基金体系。稳步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完善内部协调工作机制,强化财政承受能力和物有所值论证,规范项目入库与实施,全市新增入库项目8个、新增投资额135.15亿元,其中省试点项目4个,累计获得奖补资金1030万元,市体育公园ppp项目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示范项目。深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市本级32个购买服务项目资金节约率达15%。组织开展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全面摸清资产家底,加大集中监管、分类处置和存量盘活力度,将经营性资产分期分批划转至相关市属国企,帮助化解部分政府隐性债务,在全省率先建成行政事业资产监管系统,构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五、强化风险防范,政府债务管控持续加强坚持源头防控、标本兼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要求,针对债务管理、举借审批、风险预警等环节,先后制定13项市级文件,进一步完善债务管理制度体系。编印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禁止性规定口袋书,开展多层次政策解读和学习培训活动。配合审计部门全面摸清我市政府隐性债务底数。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