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能源管理上篇:能源管理第一章能源管理第一章能源管理4、企业能源管理内容企业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企业能源管理机构与职责(节能管理体系)企业能源管理制度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状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置企业能源统计管理状况企业能源定额考核指标分析1、不同用能单元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主要生产系统:定额考核、物料考核辅助生产系统:指标考核、日常检查转换系统:效率考核、运行参数评价其它:综合针对考核2、企业总体用能状况:经济指标状况:能源成本战生产成本的比例及升降情况、自耗率等能耗指标状况: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产值电耗等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分析第一章能源管理第一章能源管理企业能源使用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变化情况节能效果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影响能源消耗变化因素的分析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重点工序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完成情况当前能源计量工作存在问题对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全,主要是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配备不全。计量管理的基础薄弱,机构撤并,人员削减,制度和台帐不全,管理水平下降。能源分级分项考核制度未建立或执行不严。能源报表制度不严密,能源数据“数出多门”,并有主观影响因素。能源计量管理的内容能源计量管理的内容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配备有资质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包括: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检定/校准、登录台帐、周期确认、能源计量器具档案管理等。能源计量数据管理。能源计量器具配置方法:按照GB17167-2006等标准要求对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置。或按照总厂、分厂、车间、工序、重点耗能设备(机台)第二章计量管理①能源计量的范围:包括从外部输入的能源、作为产品输出的能源、内部使用的能源、自产能源、回收利用的余能。②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载能工质。尤其是载能工质不能遗漏。③能源计量管理的范围还包括自产能源和回收利用的余能,也不能忽略。①这三条原则是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所有的能源计量工作由此展开。深入领会三条原则将有助于加强能源计量工作。②各种能源必须分类计量,也就是说电能、机械能、热能等要分门别类单独计量,煤、油、气等亦要分类计量。③能源分别计量的主要目就是要为能源的定额考核、缺陷诊断提供技术上的可能。因此必须建立分级分项考核制度,制定各种能源消耗定额,实行按能耗定额供应能,按产品单耗考核各用能单位、各用能环节。要废除内部单位无偿使用能源或者实行包费制的做法。④重点用能单位有特别要求。⑤配备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是为了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以监督各次级用能单位合理使用能源。①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是指用能单位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率为百分之百时需要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②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是针对某种能源(约定能源)的要求,不是汇总后的要求。③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计算的核心工作是确定应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的网点,也就是理论需要量。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不同于能源计量率。①从事能源生产的用能单位(如采煤、采油企业等),消耗本单位自产的能源也应进行计量(见前文能源计量的范围)。②从事能源生产的用能单位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要满足评价其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自耗率是反映其能源生产成本的重要参数。第三章统计管理第三章统计管理第三章统计管理第四章定额的制定第四章定额的制定第四章定额的制定第四章定额的制定第四章定额的制定第四章定额的制定第五章、节能监测第六章企业能量平衡第六章企业能量平衡第六章企业能量平衡第六章企业能量平衡第六章企业能量平衡第六章企业能量平衡第六章企业能量平衡第七章、能耗分析第七章、能耗分析第七章、能耗分析第七章、能耗分析第七章、能耗分析第七章、能耗分析第七章、能耗分析能源利用效果评价——与行业水平对比分析第八章、系统评价(电力)第九章节能计算第十章节能计算第九章节能计算第九章节能计算第九章节能计算第十章企业能源分析实例表22007年企业能源消费实物平衡表表3主要产品各项能源消耗指标能源利用效果评价——与国标对标(1)1、本期内,该集团公司啤酒产品的综合能耗为134.3kgce/kL,达到了国家《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中二级标准145kgce/kL,但与行业先进水平115kgce/t相比还存在19.3kgce/kL的差距。2、啤酒的电力单耗为100.4kW·h/kL,与国家《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中一级标准85kW·h/kL相比,多耗15.4kW·h/kL。但符合≤115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