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1章安全经济管理与决策学习要点第一节安全经济管理的特点和分类二、安全经济管理的分类五、安全经济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节国家安全经济监察管理二、安全监察的性质安全经济监察的主要内容安全监察的工作程序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费的筹集与管理二、改善安措费筹集渠道的原则及意义四、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管理1.概念:1)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损耗而逐步丧失其使用价值,将这部分减损的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并从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回收的过程叫折旧。折旧的大小反映了固定资产价值逐次摊入产品成本的多少和固定资产回收的快慢,但这不能代表企业实际的支出。折旧只是一种会计手段,是便于会计上计算所得税和利润额的。一般来说,企业总希望多提和快提折旧费(摊销费),以便少交和慢交所得税;而政府则要防止企业的这种倾向,保证正常的税收来源。2)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物理使用年限——固定资产从购入到报废为止的时间经济使用年限——固定资产的使用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年限2.折旧方法:现在常用的有四种1)平均年限法(直线折旧法)—按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折旧额的方法。例:通用机械设备的资产原值为250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净残值率为5%。求按平均年限法的年折旧额。2)双倍余额递减法——按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固定折旧率计算的方法,是快速折旧法的一种,其年折旧率是直线折旧法的2倍,并在计算折旧率时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率r。例:同前,如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求年折旧额。3)年数总和法——以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为基数,按逐年递减的折旧率进行折旧的方法,也是快速折旧法的一种。例:同前,如实行年数总和法,求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4)工作量法——按实际工作时间或完成的工作量的比例计算折旧的方法。例:某项资产原值为500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分别用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求其折旧额。3.折旧法的比较采用加速折旧法,提高了折旧率,从而加速补偿固定资产的损耗,提前摊销固定资产旧额。虽然从总量来看,其折旧总额没有因加速折旧而改变,改变的只是折旧额计入成本费用的时间。由于折旧是所得税的一项重要扣除项目,加速折旧虽没有改变折旧期内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总量,但改变了所得税计人现金流出的时间。根据货币时价值原理,加速折旧使资金的回收速度阶段性地加快,使纳税人应纳税额在前期减少,后期增加,因而实际上推迟了缴纳税款的时间,等于向政府取得了一笔无需支付利息的贷款。因此,准予采用加速折旧法,实际上是国家给予的一种特殊的缓税或延期纳税优惠。第五节安全经济决策评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就是抉择”二、决策的类型—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划分三、决策的原则四、决策的步骤⒈发现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⒉确定决策目标⒊拟定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⒋分析评价各行动方案⒌选择满意方案6、实施与反馈六、定量决策的方法(1)量本利分析法①图解法◎销售收入=产量×单价◎生产成本=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固定费用+产量×单位产品变动费用◎边际贡献=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变动费用◎边际贡献率:表示单位销售收入可以帮助企业吸收固定费用或实现企业利润的系数(2)线性规划法当决策问题有两种以上自然状态,哪种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此情况下的决策称为非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又可分为两类。1.如果自然状态的概率不能确定,即没有任何有关每一自然状态可能发生的信息,在此情况下的决策就称为完全不确定型决策;2.当决策问题自然状态的概率能确定,即是在概率基础上决策,但要冒一定的风险,这种决策称为风险型决策。第六节“利益—成本”分析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表法例:某煤矿设计了四种方案处理瓦斯。有四种瓦斯涌出的状况(利益)需考虑。计算各方案的利益,从中得出最优方案。上述四种方案、四种利益条件下的损益值见表11-3。求算方法计算产出(效果)值:方案一:B1=(100×0.7-20×0.3)×10=640方案二:B2=(70×0.7+10×0.3)×10=520方案二:B2=(40×0.7+30×0.3)×10=370风险决策方法——决策树法决策树法的基本模型计算各种状态下的期望值第八节安全投资的综合评分决策法分子是危险性评价的三因素,反映了系统的综合危险性分母是投资强度和效果的综合反映反映了“效果-投资”比的内涵2.确定人员暴露于危险场所的危险性作业程度Ex3.发生的可能性P值的确定危险性分值D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D=L×E×C4.投资强度分值C5.纠正程度分值D的取值三、举例解:根据已知条件,按照综合评分决策法的步骤,分析如下。(1)事故后果查表取分值25分;(2)危险作业取分值1分;(3)事故可能性情况取分值1分;(4)经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