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9页共NUMPAGES9页第PAGE\*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浙江纺织业应对反倾销策略研究系财经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姚凤霞班级06090811学号06090819指导教师朱巍国内外研究概况、选题的理论意义通过对欧美和中国关于反倾销策略研究的系统归纳可以看出,欧美地区在该领域的研究不但起步早,而且发展快,不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要先进于中国国内的研究。尽管如此,欧美学者对的反倾销策略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同时中国国内现阶段以定性化为主的研究将为其今后的深入分析打下坚实基础。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欧美和中国的现有研究进行概述。1、整体来看,欧美和中国的学者对反倾销策略的研究都呈现出逐渐详细和深入的过程,同时,这个渐进深入的过程是伴随着反倾销策略的发展过程逐步展开的。欧美和中国的学者在反倾销策略研究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许多一致性的结论。2、欧美地区对反倾销策略研究主要表现为两大特点:一方面,欧美国家的某些经济组织或国际协会经常围绕反倾销策略开展大型的市场调研活动,从而有利于当地学者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实际问题展开深层次的分析,这是欧美地区在反倾销策略定量化研究方面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欧美地区对反倾销策略的实证分析多集中在农产品方面,缺乏对其他产业的分析。再加上反倾销策略自身的复杂性、隐蔽性以及数据收集的困难性,使得欧美学者在当前的研究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阻力。3、中国国内对反倾销策略研究表现出的特点是:虽然研究方法简单,但发展空间很大。尽管国内目前对反倾销策略研究以定性化分析为主,但也在这些定性化研究上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而且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这都将推动国内今后关于反倾销策略研究的发展。本次选题之所以选择浙江省纺织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出于三个基本考虑:首先,浙江省的纺织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中国纺织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浙江省企业国际化水平突出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选择浙江省纺织行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可以为中国其他省份企业贸易策略提供实证依据;其次,作为出口大省,浙江是国内遭遇反倾销策略研究最主要和最具代表性的省份之一,浙江纺织工业总量、出口额、效益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全球主要的纺织品出口加工地区之一。但是浙江省纺织品出口普遍存在着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环保因素少等问题,因而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浙江省纺织品出口遭遇发达国家反倾销的现实状况,找出浙江省纺织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促进浙江省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健康而高速发展再次,浙江省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快速发展的代表性地区,具有多元化的企业形式和很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纺织业是一个具有较大同质性产品特质和相同市场环境的制造业,该行业企业出口贸易较具特色,针对该行业的分析研究对全面、科学和准确地研究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同时理解该行业企业出口贸易的生产效应对于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些基本特征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也能够为中国传统产业如何实现战略转型提供有利的经验证据.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框架本论文主要针对我国入世之后,原有配合取消的这段时间,对中国纺织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特点、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浙江省纺织业正面临的反倾销威胁,从而浙江省纺织业企业出口贸易的特点、优势与劣势以及遭遇反倾销的原因进行重点分析,研究我国应对反倾销的主要策略,并根据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使用浙江省的反倾销策略,指出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技术变革、自主创新是应对反倾销的重要途径。本论文基本框架:一、结合相关中外文献,对中国纺织业整体发展状况做一个简要概述,包括中国纺织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特点以及影响,对浙江省纺织业也做一个概述,重点强调浙江省纺织业出口贸易正在面临着反倾销威胁,并用相关数据予以论证。(一)、中国纺织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1、国际原因:(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反倾销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2)、“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2、国内原因:(1)出口秩序混乱。(2)应诉机制不健全(3)中国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增大了反倾销的可能性。(4)纺织企业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二)、中国纺织品遭遇反倾销的特点1、中国被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频繁,且涉案金额巨大。2、涉案纺织品的范围不断扩大。3、对中国的反倾销有不公平的歧视性做法,最突出的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选用第三国(替代国)价格或生产要素价格计算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导致中国出口产品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