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发展能否避免环境污染。能否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所谓小康社会,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民主建设和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继续执行并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与人类能和谐统一。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近几年来,环境保护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环保工作力度得以进一步加大。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的说“没有温饱,那有环保”,有的甚至把环保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环保不利于引资,不利于发展,这显然是对环境保护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加快发展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就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走科学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科学发展。保护环境,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但是,人类并没有真正认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共存和谐关系,逐步被异化为满足人所需要的利用与被利用的主客关系乃至主奴关系,违背了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生态有机规律。为了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索取,已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增殖能力以及人们补偿资源消耗的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不过20多年,经济建设获得飞速发展,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目前的环境状况是: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沙化土地面积接近国土总面积的1/5,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应当说,党中央提出加强环境保护,正是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都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此同时,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却消耗了世界54%的水泥,30%的钢铁,15%的能源,速度与效益、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及不相称。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如果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超负荷的向环境资源进行索取,虽然能获得暂时的发展,但会带来丧失生态环境优势,动摇永续发展基础的后果。更不能走别人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保护环境,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特有而珍贵的自然禀赋,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优势资源,也是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才能确保良好的自然资源得到科学保护和永续利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是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打造品牌,高品质的人类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品牌,把我国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环境”,不仅要通过经济发展,在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优越的条件,还要通过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实施绿色品牌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好家园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美好家园是小康家园、和谐家园、文明家园、绿色家园的统一。建设美好家园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加强环境保护,才能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现在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污染严重,九大湖泊和一些河流水质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流经城市的河流普遍受到污染,一些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大气环境污染负荷明显加重,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排放呈增长趋势,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全面达标排放任务艰巨,污染控制和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所以,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环境保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衡量发展质量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