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科技创新活动方案1关于科技创新活动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科技创新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科技创新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学校校本教研的不断深入。学校决定在xx年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根据学校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抓住聘请原平湖黄姑中学科技老师、全国优秀辅导员姚爱英老师为校外辅导员的契机,努力打造学校品牌,凸显办学特色。为培养学校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法,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学校决定开展以“追科星、学科技、报祖国”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二、目的和要求:(一)目的1、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2、满足三个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3、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践大教育思想理念。(二)要求1、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数量、质量。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和个性特色。3、科技创新、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围绕活动主题,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三、组织机构:1、组委会组长:副组长:成员:2、辅导老师科普氛围营造:校长室科普“征文”辅导:语文教研组负责科普黑板板和小报报辅导:少先队负责科普绘画辅导:美术教研组负责科普电脑绘画:信息技术教研组负责科技制作辅导:科学教研组负责四、活动内容:本年度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创新活动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活动:(一)科普宣传1、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校主题科技节宣传发动工作。2、利用板报、广播进行宣传,班级各出一期科普教育黑板报。3、各班级通过班会、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4、开展与科学家通信活动,建立长期的联谊制度。5、努力打造“科技长廊”,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二)科普实践1、利用班级活动,开展各项科普活动竞赛选拔活动。2、学生每人选读一本科普读物,写出读后感。3、开展一些科普实验、饲养、栽培活动,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或观察日记。4、举办一次科普知识讲座。5、组织学生观看科普录像或进行科技参观活动。(三)节日性科技活动1、“植树节”树种、品类及生存环境科学调查活动。2、世界环境日(6月5日)“保护眼睛、预防近视”专题讲座等。3、世界环境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征文、绘画比赛。4、世界无烟日(5月31日)——①吸烟有害健康科学调查活动;②吸烟与理财调查活动。5、举办阳光小学第一届科技周活动。6、科技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四)科普比赛1、科技创新制作活动2、科普板报比赛3、科普绘画和电脑绘画比赛4、科技小论文与观察日记竞赛。5、科技英语比赛。五、科技各项活动奖励在一学年研究过程中,对老师和学生所参加的活动给与表彰和奖励。关于科技创新活动方案2一、指导思想以推动我校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主旨,将“善学习,会创造”和“科研兴校”作为开展科普创新和教学科研活动的指导思想,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实践创新,学好文化知识,提高科技素养,努力构建学校科技教育的大平台,为学生的探索精神、科技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合适的载体;创设浓郁科学氛围,展示师生科学素养,活跃校园科技生活,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二、活动主题为青春的灵动喝彩、让创新的智慧闪光三、活动口号我创造、我收获、我快乐四、科技活动内容活动期间主要开展“读一本科普书刊、看一场科普电影、听一次科普报告自编一期科技小报、做一个科学小实验、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搞一项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提一条科技创新金点子”等活动。五、活动要求1、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质量,确保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活动可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也可以是个人单独活动形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家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校学生全员参与。3、各部门、各年级要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工作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要尽职尽力,筹划各项制作的各个环节,有始有终。注意各个项目的资料收集,包括制作过程中的新发现、学生的猜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