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88号第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波市镇海区委员会(八届三次会议)提案提案标题:关于加强镇海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的建议提案人(团体):鲍红燕附议人:审查意见:提案内容、建议办法:(两项内容分段写,自行添加A4纸)近几年来,伴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和全民健身运动的火热开展,镇海区的体育活动越来越有声色,群众的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从人民群众实际使用的需求来看,我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明显制约了全区体育活动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体育设施匮乏。虽然我区体育设施的总数量和人均占有面积已具有一定规模,但绝大多数体育设施,尤其是体育场馆主要分布在学校和各企业单位,面向大众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要。二是高品位的体育设施不足。随着全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有品位、上档次、有规模的体育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区现有的体育设施已无法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体育设施总体开放程度不高。目前,区公共体育设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对外开放,但大部分学校、企业内部体育设施不对外开放,为群众开展体育健身等方面的服务力度不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四是青少年体育活动设施比例不足。相对中老年人健身设施而言,青少年喜爱的竞技体育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活动场地明显不足,除后海塘灯光球场外,青少年很难找到合适的打球地点。五是部分现有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不高。如有些设施被擅自改变功能,因设施老化被闲置等。切实加强我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也是实行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政府能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多渠道地筹集资金,使我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升,并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推进我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满足全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建议办法:一是加强全区现有文化体育设施的利用和管理,在建设一批高档次、上规模的体育场馆的同时,逐步加大居民住宅区公共文化体育场地设施的维修、改扩建力度,对已修建好的将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建议在招宝山规划防空博物馆的同时,考虑将一部分停车场的设置与体育活动场地结合起来,在城区东部形成一块与西部后海塘球场相呼应的新的体育活动场地。二是在全区有条件的学校扩大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试点范围,对试点工作中发现的安全、管理、收费及停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有关管理规定,切实规范日常管理。各学校校内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将优先向学校所在社区内的居民和有组织的群众活动开放,使学校文化体育场地和设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一点上,镇海精英小学就做得非常好,值得其它学校学习。三是鼓励支持社会各界、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体育场馆面向社会的开放力度,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四是结合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切实改善农民业余文化体育需求。镇教案复[2009]23号C对区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88号提案的答复鲍红燕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镇海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的提案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近年来,区委、区府高度重视群众的健身工程,体育设施建设也得到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也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五个一工程的建设,改善了群众的体育锻炼环境,到08年底,全区城区、农村共建有健身路径321条,篮球场83个,门球场29个,网球场13个。“五个一”工程到08年底,已有56个村完成。其余6个村已经动工兴建,将在09年全部建成。人均拥有公共体育场地在全大市处于领先地位。为全区人民的健身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尽管如此,我区的体育设施仍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位需求。特别是老城区,由于由各种因素制约,新增体育活动场所难度较大,无论在数量上、布局上、规模上,仍存在一定问题,而区本级体育场馆更是严重滞后。对此,我局将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区府参谋,积极主动与规划、城建、城管等有关部门商量,发挥体育部门作用,努力加快我区体育设施特别是新城、老城区体育设施建设。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我区的体育设施建设,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锻炼活动环境:一、继续推进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农村“五个一”工程建设,使每个行政村都拥有一个以上标准篮球场,每个自然村都有一条以上健身路径。启动新一轮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农村设施建设重点向二场化、多样化方向推进,有条件的村要增添室内健身活动设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健身锻炼多样化的需求,今年,力争有30%以上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