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课程内容标准1、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2、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一、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是作为本章的开篇,全面介绍了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在日常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使同学们在以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能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尽最大可能保障信息的安全。为此,本节共设置了三部分的内容:“一、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二、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三、计算机犯罪及其危害”。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基于信息安全问题在信息社会活动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对社会、个人、团体等方面来说重要性越来越大,为了帮助学生对这方面的问题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教材中安排了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索和体验,对已有的经验能够进行一定的提炼、归纳和理解。本节采用了“呈现案例→理解概念→探究特征→练习”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具体如下:“呈现案例”:本节以“信用卡档案被盗”案例作为一个引入,让学生从该案例中了解到:人们在充分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还存在着很多消极的因素,由此引出信息安全问题的提出。“理解概念、探究特征”:本节教材首先给出了比较抽象的信息安全的概念,接着通过任务的设置加深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认识,从几个角度理解信息安全所包含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防范。教材中任务的设置及其用途表示如下:任务1:根据表中提出的信息安全问题,查找相应的例子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说明。该任务中给出了信息安全几个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它们具体的内涵及防范策略,要求学生就这几方面的问题分别查找一些典型的案例,使得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能够加深一步。例如:对于第一个安全问题,我们给了一个计算机被盗的例子,并作了简单的分析,由于计算机被盗,使得存放在计算机中的重要资料和信息也丢失了,由此说明了安全问题中“防盗”的重要性。对于其他方面的安全问题,下面列举了几个例子,可以提供给教师们教学时参考,教师们可以自己或者引导学生查找更多有关安全的例子加以说明。例1:一天下午天下着大雨,突然霹雳一声,学校的几部电话被雷击坏,一台交换机也被击坏了,导致学校电话几小时不能与外界联系和几天上不了因特网。(雷击问题)例2:你有一台电脑,平时用来上上网,玩玩游戏,偶尔也敲点公文进去,你朋友有时也来你这里玩玩游戏什么的,有一天,你的朋友突然告诉你,他有你的上网帐号和密码,你相信吗?(逻辑安全中加密问题)例3:有一天你打开电脑进行工作,开始非常正常,但是过了一会,你忽然发现,刚刚才存盘好的文件突然不见了,或者机器好象被人操纵了,接着系统突然崩溃了,这时,你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吗?(联网安全问题)例4:你也许常常碰到这些无奈的事情,一打开邮箱,看到邮箱被塞满了垃圾邮件,使得你的邮箱空间所剩无几,更为糟糕的是如果你一好奇,打开某一封邮件时,计算机所安装的防病毒软件马上检测到你的计算机已经感染了病毒了,这时你当务之急应该去做什么事呢?(操作系统安全问题)例5:有一天,你的同事告诉你在校园网中从他的机子上能够查看到你计算机中的一些文件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联网安全问题)例6:你打开一封邮件,告诉你只要你邮寄多少钱到某一账户,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大奖,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网络安全问题)任务2:利用一些网站提供的在线检测方法对自己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测,看看存在什么样的安全漏洞,应该如何解决。网络上有一些网站能够提供在线检测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并且有一些网站提供有个人防火墙供人们试用,教师们利用这些网站指导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安全性进行测试,并且利用个人防火墙试用版指导学生进行安全防护,如:天网安全阵线网站就提供有这两方面功能,除此之外,让学生自行进行搜索,查找更多这方面的网站和软件。任务3:每3-5人为一小组,分组交流讨论,谈谈自己或周围发生过的因计算机病毒引发故障的例子,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将结果填写在表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在遭遇计算机病毒时候的经验和经历跟其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从中体会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任务4:以3-5人为一小组,选取完成下列活动中的一至两项,总结出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切实有效地对病毒进行防治。活动1:上网查找与计算机病毒有关的网站,列举你所知道的近年来传播范围较广,造成危害较大的计算机病毒,以及对该病毒的防治方法。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近年来传播范围较广,造成危害较大的计算机病毒,以及对该病毒的防治方法。如“冲击波”病毒,2003年8月出现的最新蠕虫病毒,命名为“流言”(Worm.SdBotRPC)。蠕虫病毒利用微软操作系统平台上RPC系统服务的漏洞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