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2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0页《历史学是什么》有感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永嘉中学王恩妹作者简介: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出生于浙江吴XX县区(今XX市),历史学博士,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并任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XX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等,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主要著作:《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台湾锦绣出版公司1992年、三联书店1994年)《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国移民史》(主编、一、二卷作者、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本书目录:阅读说明:人格健康、心态开放、温文尔雅、博学多识总序:自然科学强调的是“是什么”的客观陈述,而人文学科则注重“应当是什么”价值内涵。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就不会成为有价值、有理想的人。我们应该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高扬人文价值。(许智宏)引言:。。《中国历史学是什么》1.历史的来历1.1“历”和“史”1.2从日耳相传到结绳记事1.3图画与历史1.4文字与历史1.5遗迹遗物与历史1.6神话与历史1.7民间故事与历史1.8历史还是新闻1.9历史信息(总结2-8消息载体,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载体将会更多的被发现和应用。)1.10未来的历史1.11历史学是什么2.历史的类型2.1时间系列2.2空间系列2.3内容系列2.4人物系列2.5另类历史3.为什么要了解历史3.1董狐的力量3.2《春秋》笔法3.3太史公的地位3.4《资治通鉴》:历史的“资治”作甩3.5古为今用3.6影射史学及其遗风3.7走出庐山3.8历史的智慧3.9从历史看未来4.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4.1有没有真实的历史4.2要不要真实的历史4.3能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4.4了解历史4.5复原历史4.6认识和把握历史阅读书目后记读《历史学是什么》三点感悟一、严谨规范又通俗易懂的诠释与叙述《历史学是什么》作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之一,普及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质,塑造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是它的根本宗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以中国本土学术资源的挖掘为基础,从历史的来历、历史的类型、为什么要了解历史、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等四个方面,用相对通俗的语言,把较为深奥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史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了普通受众。例如,关于“历史”的来历。“历史”这个名词来自日语,尽管者两个中文字在中国已经用了至少3000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引入西方的科学概念,其中包括history历史)繁体字历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人脚穿过一片树林,表示时空的移动;《说文解字》“历,过也,传也”。《礼记》中将“过也”对应为日月星辰的移动,用来确定年月和季节。有了名词“历法”。史在甲骨文表示一种特殊身份的人或特殊的职位。《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有持中。中,正也。”即保持中正的态度用右手记事。19世纪末之前“历”与“史”关系密切,但属于两个系统。“历史”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汇开始使用(1901年,梁启超主持的《清议稿》),实际上日语是借用了汉语古籍中已有的固定搭配。这种严谨规范又易懂的解释有助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尤其启迪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学。如必修三专题六。又如,今天,“学历史有什么用”这样的话题仍然是不少青年读者想提的问题。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历史学不应当热衷于民族主义的编造(民族主义是常常应当受到谴责的),也不应当只沉湎于人文主义(尽管人文主义是我所偏好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我以为说到了历史学最高和终极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我们先辈史学家留下的浩如烟海的史籍和史学著作,今天的中国人就不知道三皇五帝、秦皇汉祖、唐宗宋祖、唐诗宋词等等,也就不知道我们为什么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新西兰人,世界上更没有所谓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在《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中,作者引述了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新史学》中的一段话,也表述了同样的意思:“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作者辟出了《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一章,从“董狐的力量”“春秋笔法”“太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