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学期哲学答案1.什么是实践?实践具有哪些基本特点?答:人们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1)客观物质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2)能动性—实践是人们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所以,实践是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3.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答:(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2)人们只要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4.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答:(1)实践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人们去探索和研究(2)实践提供大量的认识经验和工具,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3)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5.什么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哪些形式和特点?答:人们对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特征的反映。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特征:①直接性—真实可靠性②形象性—局限性6.什么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有哪些形式和特点?答:人们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整体的反映。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特点:①间接性—不可靠性②抽象性—深刻性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的(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的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8.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是什么?答:(1)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大量的,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2)对这些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9.为什么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答:(1)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完成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10.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是什么?答:(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应当被群众掌握11.为什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答:这是由主客观条件所决定的。(1)客观条件①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②受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2)主观条件—受人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立场观点和方式的制约12.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是什么?答: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13.什么是真理?真理具有哪些特点?答: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特点: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答: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再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最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以及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依赖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能力的形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15.什么事现象和本质?二者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答: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及其外部联系,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辩证关系:(1)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的。现象:表面特征外部联系,直接感知,个别具体,易逝多变。本质:根本特征内部联系,抽象思维,一般共同,相对稳定。(2)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的①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是不存在的。②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不表现本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