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课报告课程:电子信息工程姓名:学号:班级:时间:时间过的很快,这个学期的专业概论课上完了,在此次的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电子方面发展的历史,同时也给我们讲解了电子信息的一些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等,通过学习电子信息工程导论,我们能很好的了解本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方向。我们还能了解到学院的主要成就、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便我们对将来的学习生涯有个初步的了解,以更好的迎接未来的专业学习。电子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储存等方面,总的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是电子和HYPERLINK"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7%94%B5%E7%A3%81%E7%8E%B0%E8%B1%A1&fr=qb_search_exp&ie=utf8"\t"_blank"电磁现象和规律的技术运用,它受到HYPERLINK"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8%AE%A1%E7%AE%97%E6%9C%BA%E6%8A%80%E6%9C%AF&fr=qb_search_exp&ie=utf8"\t"_blank"计算机技术和HYPERLINK"http://zhidao.baidu.com/search?word=%E5%BE%AE%E7%94%B5%E5%AD%90%E6%8A%80%E6%9C%AF&fr=qb_search_exp&ie=utf8"\t"_blank"微电子技术方面的很大影响。在课程中,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移动通信方面和电磁场方面的相关知识。电磁场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技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民用,商业经济,军事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说到电磁场,我就想起来一个在此方面做出伟大贡献的领袖人物——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迅速地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在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9690.htm"电磁学里,电磁场是一种由带电物体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处于电磁场的带电物体会感受到电磁场的作用力。电可以生成磁,磁也能带来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所以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522256.htm"电磁波理论。他断定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015.htm"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1887年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762.htm"德国物理学家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9996.htm"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人们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果把每个波段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0964.htm"频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话,它们是工频电磁波、无线电波、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5863.htm"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r射线。然而,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反回原振荡电路,于是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8797.htm"电能、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02067.htm"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这样,就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传播出去。在移动通信方面,移动通信从第一代的模拟时代,到数字手机时代,到现在的第三代移动互联时代,分别有摩托与诺基亚的引领。中国的TD-SCDMA标准在2001年被接纳,这标志着中国在通信领域方面的崛起。紧接着,更多的通信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了4G网络,这是我国通信技术方面的又一大进步。在这个良好的氛围中,相信中国移动,华为等大型企业将在第四代智能互联时代成为中国挥向世界的利剑。当然,设想的前提是,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