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完整版河南省荥阳市《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题库(考试直接用)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与乙分别就一项相同的发明创造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请问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按照什么原则来处理此类事项?()A:一体对待B:申请在先C:完成在先D:使用在先答案:B2.老张与李某结婚时,老张的儿子小张20岁,李某的儿子小李10岁。小张在老张与李某结婚后就外出打工,靠工资养活自己,小张没有把自己的收入分给家里,而小李则依靠老张与李某的收入上学读书,且到年满21岁才出去工作。刚工作不久的小李突然死亡,关于小李的继承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张是小李的第二顺序继承人B:老张是小李的继承人C:老张和李某均是小李的第一顺序继承人D:李某是小李的继承人答案:A3.认定公民的出生时间,其证明依据的效力顺序依次为()。A:户籍证明、医院出生证明、其他相关证明B:其他相关证明、医院出生证明、户籍证明C:医院出生证明、户籍证明、其他相关证明D:医院出生证明、其他相关证明、户籍证明答案:A4.甲、乙订立了一家猪肉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5头家猪,分别为家猪1、家猪2、家猪3、家猪4、家猪5,总价款为1万元。乙向甲交付定金3000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家猪款项之前,甲保留该5头家猪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该5头家猪。A:甲B:租金应退还庚C:乙D:甲和乙答案:A5.下列关于各物权转移发生效力的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B:动产物权的转让,一般自交付时发生效力C:不动产物权的转让,一般自交付时发生效力D: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导致物权转让的,自法律文书生效时发生效力答案:C6.根据《民法通则》对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下列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不满10岁出版自己作品的小作家B:18周岁的公民C:以自己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D: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答案:A7.在平板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一种比其薄十几厘米、仿其外形的超薄显像管电视出现在家电卖场中,但由于价格比平板电视贵近千元,这种超薄显像管电视一上市就遭遇了销售尴尬。A:跟平板电视相比,超薄显像管电视不具有竞争优势B:目前超薄显像管电视的市场定位不够明晰C:跟超薄显像管电视相比,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D:平板电视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的主流答案:C8.根据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监护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监护人因不履行监护职责,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无须承担赔偿责任B: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公安局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也可以由人民法院裁决D: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的,关系密切的朋友可以成为监护人答案:D9.李某与方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期间,李某欲购买该租赁房屋,该房屋所有权人方某表示同意,该房屋所有权自()时转移。A:办理该房屋过户登记手续B:李某占有该房屋C:该房屋租赁合同生效D:该房屋租赁合同到期答案:A10.甲外出打工,挂念家中老母,于是在乙商场购买了一部全新手机,赠与了其母亲的邻居丙,并要求每周用此手机与母亲通一次话。不料,数月后,丙用此手机打电话时,手机电池发生爆炸,将丙炸伤。丙的损失应由谁负责?()A:乙B:甲母C:丙D:甲答案:A11.甲将自行车没有上锁就放在楼道内;邻居乙知道是甲的自行车,为防丢失,代为上锁。此案中乙的行为构成()。A:违法行为B:无因管理C:不当得利D:共同侵权答案:B12.据国外媒体________,植物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只会保持________。但事实证明,他们一直在“说话”。A:报告安静B:报道沉默C:揭露沉寂D:透漏缄默答案:B13.下列关于赠与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赠与人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1年B:赠与合同一旦生效且无任何撤销情形,则赠与合同必须履行C: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一般情况下可以撤销赠与D:赠与合同可以附加义务履行答案:B14.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我国从政府到民间的共同努力目标;使用网络也已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日常行为。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将青少年上网视为洪水猛兽?难道是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自控力而导致上网过度?我国CNNIC调查(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