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安徽省颍泉区2023-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在夫妻双方没有约定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A:一方的婚前财产B: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C: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D:一方的知识产权收益答案:D2.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是()。A:小麦新品种B:一种背诵古文的新方法C:试验用小白鼠新品种D:一种水稻生产的新方法答案:D3.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C: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D: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答案:A4.甲公司铺设管道,在路中挖一深坑,设置了路障和警示标志。乙驾车撞倒全部标志,致丙骑摩托车路经该地时避让不及时而驶向人行道,造成丁轻伤。应由谁承担对丁的损失的赔偿责任?()A:甲公司B:无须赔偿C:乙D:丙答案:C5.甲公司和乙公司互负到期同种类债务,甲公司通知乙公司双方债务相互消灭。该债的消灭原因是()。A:混同B:抵销C:解除D:履行答案:B6.下列行为中,属于民法上的代理行为的是()。A:售票员向旅客售票的行为B:小陈代替同事小孙招待小孙的朋友的行为C:公司董事长刘某以公司名义对外签约的行为D:传达室的王大爷将邮递员交其的信件送给收信人的行为答案:A7.下列须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是()。A:因工厂所在地发生泥石流,甲工厂未能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加工任务,造成对方损失B:某小偷深夜趁丁不在家时跳人其家中实施盗窃,不料家中有恶狗一只,小偷大腿被狗咬伤,花去医疗费1000元C:丙因资金周转问题未及时缴纳电费,用电公司停止对其供电,导致其外贸订单未能及时交货,外商损失3万元D:乙路遇劫匪,与之展开搏斗并最终将劫匪制服,但导致劫匪胳膊脱臼,花费医疗费200元答案:C8.甲委托乙购买某型号山地车一辆,乙到商场后发现山地车脱销,担心甲急需使用,遂为之购买普通自行车一辆,甲拒收,乙诉至法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甲拒绝受领的行为合法,乙的行为属于越权代理B:甲不得拒绝受领,因为乙有代理权C:甲、乙之间无书面委托书,委托关系不成立D:乙的行为属于有效行为,因为是为了甲的利益答案:A9.李某欲立一份代书遗嘱,下列人员中,可以作为遗嘱见证人的是()。A:李某的配偶B:李某的同事C:李某的儿子D:李某的父母答案:B10.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其管辖的法院是()。A:被告所住地人民法院B: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C:原告所住地人民法院D:双方当事人协议确定管辖法院答案:B11.今天应该要继承昨天的成果,经验是在反复中获得积累的。生长在自然界里的梅花,在寒风中开花,结出极有个性的果实,然后又迎着寒风开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成长。A:人应该继往开来、不断进取B:梅花的启示意义C:人与梅花的相同之处D:梅花成长的不同之处答案:A12.当前我国所推进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要建立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从制度上化解:A:“双轨制”矛盾B:“歧视性”问题C:“二元结构”矛盾D:“利益固化”问题答案:A13.某大学在学校内进行道路整修,施工中忘记设置道路整修警示标志,致过路学生受伤。对此,由()承担责任。A:该学校B:该学校和受害人C:该学校老师D:受害人自己答案:A14.小徐将10万元的定期存款单出质给小郭,借款8万元,双方签订了质押合同,但小徐未按时交付存款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押合同生效,但质权未生效B:质押合同生效,质权也生效C:质押合同不成立D:质押合同成立,但未生效答案:A15.甲市人民政府与乙建筑公司签订了办公大楼建筑合同,请问双方是下列何种法律关系?()A:行政法律关系B:民事法律关系C:经济法律关系D:诉讼法律关系答案:B16.某校长甲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乙找到甲,出价40万元,甲拒绝。乙对甲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甲信以为真,以40万元将该房卖与乙。乙实际上并无甲贪污的材料。关于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存在乘人之危的行为,属可撤销合同B:存在胁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