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学习。即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实现自己的过程教学设计的含义: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的过程,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3.最进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在个体心理(行为)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两类心理机能:低级的心理机能和高级的心理机能,他提出强调学习社会文化性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4.社会规范的认同: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实质是对榜样的模仿特点: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缺乏深刻的道德体验,受制于认同榜样愿望的强烈程度。5.概念定义:用一个或几个句子对概念所代表的某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所进行的概括。6.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是发明创造的思维方式。创造性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7753.htm"\t"_blank"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具备新颖性、非重复性和超越性等本质属性。7.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汲。这类知识是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包括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8.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用言语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也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为狭义的知识)9.发现学习: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最终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10.同化:同化意味着接纳和整合,即主体用自己原有的动作图式去整合外部事物,从而加强和丰富自己的动作11.顺应(不考):指的是当主体遇见了的“新事物”或“新刺激”不能与原有的“图式”(原有的知识经验)配合时,就会采取顺应的方式来完成知识或经验的重组。二.简答影响人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因素:与遗传基因相联系的生物有机体的内在因素。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2)人类的社会环境: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2、心理发展的实质及主要的特点有哪些⑴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是一种连续不断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实质上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认知和社会发展四种)]⑵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3、皮亚杰的心理阶段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①获得客体永久性的;①因果关系的简单推理。)反射活动阶段0~1个月练习先天的反射活动,并对新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e.g.吸吮反射、游泳反射等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个月出现简单的重复行为,自己能做出和控制某些反应。e.g.当婴儿的手偶然碰到自己的嘴时,就可能吸吮自己的手,一旦有了这种经验,婴儿就可能重复这个动作二级循环反应阶段4~8个月婴儿的行为开始转向外部客体,并能通过操作外部客体而给自己带来乐趣;开始有了简单的意向行为能力。e.g.婴儿用手挥舞摇棒,使其发出声响。二级循环之间的协调8~12个月动作和客体开始分离,为达到目的能协调两种或两种以上动作,是一种真正有计划的反应。e.g.拿开布,找到布下面的娃娃。第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2~18个月开始积极地作用于客体,并有目的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e.g玩具放在床单的另一头儿童摸不着的地方,他偶然拉动了床单发现床单运动和玩具的关系,继续拉动床单,直到拿到玩具。图式内化阶段18~24个月能用简单的符号行为进行心理操作,对如何解决问题表现出一定的“洞察力”e.g儿童只要通过观察就可发现用竹竿可拿到高处的物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功能的出现,使儿童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①表象符号能力;②语言符号能力。前概念阶段2~4岁符号思维形式出现,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象征性游戏大量涌现直觉思维阶段4~7岁对事物和事件的理解仍然以其最显著的直觉特征为基础,而不是逻辑或推理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