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互联网金融概述互联网金融理论基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注意字体字号行间距段前空格等,请参看模板互联网金融是通过将金融功能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而成的,是一种新的金融业务模式,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的金融模式。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不可抗拒的,这将对金融产品,商业,组织和服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作为现有金融机构,促进了微型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为民众创业创新开启了大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不仅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益,还能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创新发展,构建多层次金融系统。作为一项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不仅需要市场驱动的创新,还需要政策援助来促进发展。1.1.2互联网金融的优缺点优缺点要分点论述,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存在既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其中优点包括成本低、大众性和便捷性等。成本低主要体现于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而成的网络平台较之传统的商业银行在运营成本上就占有较多的优势,搭建网络平台的成本要远远低于银行物理网点的成本;而互联网金融的运行可以借助网络直接让交易双方达成共识,不用再借助传统的商业银行,在这一点上降低了交易成本。普遍性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可以让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有机会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对于银行而言其对于中小客户付出的成本较之其服务成本往往是不匹配的,所以传统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中高端收入人群,对于低收入者,往往会拒之门外。互联网金融就可以很好地使大众利用电子设备来享受金融服务,故更有普遍性。便捷性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也是吸引客户的一大利器。客户可以直接依靠网络来随时随地完成网络支付等交易,而不用去实体的商业银行,使得交易更加的便捷。凡是有利也必有弊。互联网金融虽然拥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发展的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势必有些不足。主要表现于各大风险上如投机、监管、信息与安全等方面。投机风险:投机风险指的是即可能获利也可能损失机会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筹集的资金,从现在的金融市场看出,大多投向于虚拟的经济领域如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等其余实体经济的关联逐渐分离,虽然在短期可能会是盈利的情况,可是长期如此,也可能在未来导致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上升。监管风险:监管风险指的是由于法律或监管规定的变化,可能影响商业银行正常运营,或削弱其竞争能力、生存能力的风险。由此可见,监管风险一词首先是针对商业银行所提出的。所以,对于目前国际上主流的银行业监管框架来说,通过历经数十年考验,新巴塞尔协议即现在监管的基本协议,被证明在应对金融危机、协调国际监管、维护经济稳定合作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但是,新巴塞尔协议中的主要协议都是针对传统银行的传统风险而设计,对刚刚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几乎是无效,缺少监管会导致互联网金融缺少了约束而肆意生产。人们会利用这个漏洞来扩大自己的收益,这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大弊端。信息的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是利用大数据来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重构。这将引起客户的信息和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和由于网络系统与存储中心存在的漏洞所引起的技术安全风险。1.2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1.2.1互联网金融发展阶段概述我国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2005年为截点,在2005年以前,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主要是银行将一些非现业务搬到网上,客户通过密码认证后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基础业务活动如办理查询、活转定、转账等业务,这一阶段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展现其真正的光彩;第二个阶段是2005以后,在2005年至2011年,网络借贷开始在我国兴起,第三方支付服务逐渐发展开来,随着人民银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的牌照,暗示着第三方支付服务进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第三方支付服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得到了飞速的成长。目前,在国内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业务必须的基础工具。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多种银行卡的支付方式整合在同一个界面,使网上支付更加方便快捷,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使各家银行实现对接;同时,第三方支付成为支付人与交易商的中介媒介,这样使得交易更方便快捷。在国内,目前网络支付的应用范围已经覆盖多个方面,包括像诸如水电煤气的生活缴费、出行旅游、吃喝玩乐等领域,同时也逐步发展到教育、医疗卫生、银行证券、基金理财、保险等传统的行业方面。万亿元,同比增长率超300%,达381.9%。随着二维码支付市场和4G网络的完善的爆发,消费者从PC端向移动端的迁移速度加快。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9%和1.97%。票据业务量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