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铁项目建设的融资模式有多种。为拓展资金来源,提高地铁建设及运营效率,一些国家在传统的融资模式基础上对地铁的融资进行了改革,主要是把地铁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引进社会资本,使地铁项目建设和运营逐步走上市场化轨道。广州市地铁建设由于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不足,财政负担严重,因此对现行的地铁建设融资模式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地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经济特征:一、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减轻交通压力,环保,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二、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存在最低效率规模,平均成本低;规模报酬递减,产出增加高于投入增加)三、具有准经营产品特征(有收费和资金流入,但由于政策及收费低,无法收回成本)四、具有准公共品特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一定排他性)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造价高、投资大、周期长,社会公益性强和盈利能力有限的特点。以北京市为例,1971年开通地铁时,投资全部来源财政拨款。由于票价低廉,地铁公司亏损严重,补贴逐年上升也给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针对城市管理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西方开始探索改进城市管理、提高效率的方法,提出了投资市场化的理念。代表人物:萨瓦斯、普尔、斯潘等。主要观点:通过承包、特许经营等形式把责任委托给竞争市场经济主体。现在,各大城市纷纷制定了地铁建设规划,若全部依靠国家投资,财政无法庞大的资金;且由于运营效率地下,需要补贴的数额巨大。这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对融资模式进行研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面临各种困难:融资功能减退,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相应偿债机制,政府负债率持续增长;投资周期长,无法实现资金良性循环;建设和运营成本高,资金使用率低。具体表现为:1978—2004年,我国城市化率由17.92%上升到41.8%,城市化水平高速增长。但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率严重偏低,总量不足。世界银行报告曾建议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应占GDP的3%—5%。传统观念对社会资本存在三大恐惧地铁项目融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一、政府主导型模式(财政投资、国内外贷款、市政债券)二、TOT融资模式“移交-经营-移交(Transfer-Operate-Transfer)”三、BOT融资模式“建设—经营—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四、ABS资产证券化模式(Asset-Backed-Securieization)五、PPP模式“公私合伙制”(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BOT(Build-Operate-Transfer)ABS(Asset-Backed-Securieization)广州市专门成立了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归市政府领导,是广州市负责建设和经营地铁等轨道交通设施的唯一企业,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广州市政府还对其进行了资金支持并给予多项优惠政策。建设资金上,1、2号线由市政府全额投资,拿出24块土地用于筹资,承担所有的国内外贷款。其次,电价上给地铁公司以优惠。再次,从税收政策上,将地铁建设定位为民用防空工程,减少了建筑方面的费用。目前在建地铁的融资方式依然以政府投资为主,剩余资金缺口全部由商业银行贷款所得。(政府主导式)由于政府主导会存在弊端,所以广州地铁项目建设融资模式出现了新选择———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PPP模式的主要类型如下表运用PPP模式的优势运用PPP模式的优势T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