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色金属产业篇一: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现状分析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现状分析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锰、铬构成的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的总称。它是开展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尽管当前有色金属工业运转接着呈稳中向好的态势,但是稳中向好的根底仍不稳定。受经济大环境妨碍,有色金属价格仍处低位,企业运营困难的格局仍没有明显变化,企业主营活动利润仍呈下降态势,市场秩序仍有待标准,高端领域创新与产业化才能仍然缺乏。以下是对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现状分析:一是冶炼行业产能过剩征询题仍然突出这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存在最为突出的征询题。目前国内大部分行业冶炼产能过剩,尤以电解铝产能过剩征询题突出,产能扩张较严峻的是新疆、内蒙古、山东三个地区,经最近核实,我国现有电解铝产能已达3100万—3200万吨,产能过剩加剧。同时,当前我国电解铝企业供电方式有电网购电、自备电厂、直供电三种,由于我国电力体制缘故,目前电网价格远高于自备电厂的电价,助长了有电价优势的地区竞相建立电解铝。这使得许多拥有电价优势的地区无序扩张产能,也使许多缺乏电价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亏损严峻。因而,我国铝行业急需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推进电价公平竞争,减少由于体制机制要素造成的不公平竞争。二是高端产品开发才能弱,产业构造性矛盾突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高端产品开发才能弱,整体上处于国际有色金属产业链中低端,亟须提高自主创新才能及高端产品开发才能。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我国铜、铝材出口平均价格分别为8555美元/吨和3402美元/吨,进口平均价格分别为9950美元/吨和6307美元/吨,进口价格分别为出口价格的1.16倍、1.85倍。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需求疲弱妨碍,有色金属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滑,就主要有色金属品种来看,1-11月铜、铝产品的进、出口额均有所下降。三是消费本钱高,企业缺乏竞争力、运营困难、抗风险才能弱除少数企业外,目前国内大多数冶炼企业缺乏自备矿山或仅有少量自备矿山,原料绝大多数需要外购,冶炼企业经济效益差,如铅锌冶炼行业利润只占铅锌产业的20%,采选利润占80%,电解铝行业拥有自备电的产能只占总产能的45%,采纳网电的电解铝企业亏损严峻。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产能扩张非常快,但劳动消费率、资金利润率、科技含量并未同步提高,再加上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上升,价格低位震荡,企业运营十分困难,中东部高电价地区部分电解铝企业已经停产。据统计,1-10月,8524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主营业务本钱35834.8亿元,同比增长14.7%。10月末,8524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为1726家,比上年同期增加57家,亏损面为20.2%;亏损企业亏损额303.4亿元,同比增长0.1%。更多有色金属行业详细报告请查阅宇博智业市场调研人员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市场现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开展展望:保持平稳增长运营困局短期难改估计2014年,有色金属工业消费仍呈平稳增长的态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幅在8%左右;国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仍呈震荡的格局,再大幅度下降或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不大;有色金属企业运营困难场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实现利润再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详细为:第一,妨碍有色金属工业开展的宏观环境发生变化从国内宏观环境来看,2013年我国GDP增长7.5%以上,完成年打算已成定局。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如今进入了构造转型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劳动力、土地、市场这些资源禀赋的条件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目前国内经济增长仍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会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国经济缓慢复苏,欧洲经济也出现上升的迹象,日本经济有所反弹,但世界经济复苏总体上比拟缓慢。再加上有些国家实行超量化的宽松货币政策,倒逼人民币升值,我国劳动力价格也在提高,有色金属产品出口的难度在加大。第二,产业构造调整和产能过剩的征询题短期内难以处理有色金属产业链是“中间大、两头小”,冶炼产能过剩,矿山保障才能缺乏,高附加值产品短缺,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美欧倡导实业回归,新兴经济体和我国构成同质化竞争,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将面临更多贸易摩擦,产能向国外转移障碍重重,难度非常大。构造不合理和产能过剩的征询题短期内非常难处理。第三,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加大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相对贫乏、质量不高,对外依存度大,不但本钱高,而且受制于人。能源价格高,能源政策导向也不利于有色金属行业开展,社会言论对有色金属工业也不太理解,只明白有色金属消费高耗能,不明白使用环节是节能的。第四,有色金属价格上升乏力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