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4创意产业园营建过程瓶颈及对策摘要我国创意产业还是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尚不完整的风险产业,又是有效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诱人的朝阳产业。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城市决策者们必须摈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打破原有行业界限的重组场域,建立顺畅交换传播的数字网络和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为经济寒冬敲起春的钟声。引言创意产业,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等,其概念主要来自英语CreativeIndustries或CreativeEconomy。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97年,当时英国首相布莱尔组织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旨在提倡、鼓励和提升在英国经济中人的原创力的贡献度。1998年该工作小组率先对创意产业的概念做出了界定: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使这些活动发挥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的成效。基于这一定义,英国将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近年来,创意产业蓬勃兴起,但对于什么是创意产业在学术上有一定的争论。一些相关人士认为,因为缺乏明确的概念支撑,创意产业无法从其他产业中独立,不能被确认为是一个产业。随着人们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我们用创新观念去理解深远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转型。创意之所以能够成为产业,是因为所指的创意具有创新和产业化价值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创意成果能够最终形成知识产权,成为产业的核心要素。创意产业园在营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定位不清,管理能力不足目前很多创意园区的开发和建设都缺乏合理的规划,没有明确的产业发展导向,在招商的过程中对企业缺乏限制和筛选,只是借创意产业之名进行对写字楼开发,使创意产业园失去了其聚集发展的意义。同时部分园区在改建过程中软硬件环境方面都不能达标,后期物业管理能力也较差,不能满足企业办公、科研之需。所以最终导致了招商困难和管理混乱局面。造成这一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监管不利,而另一方面也是因园区开发商经验不足。并且对于创意产业园,上海市政府坚持“三不变”政策(房屋产权关系、建筑结构、土地性质),而大多数创意园区原属各类工厂企业,其对地产开发缺乏经验,如果不能寻求到经验丰富的合作方共同开发运营,项目发展前景将不甚乐观。(二)中小企业生存难,客群不稳定创意产业的目的就是要培育中小企业和文化艺术企业,使他们经过孵化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以此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但是纵观国际上著名的创意园区的发展历程,总是一些艺术家们先发现那些濒临倒闭的旧厂房,以低廉的租金租下;然后是画廊入驻,接着一些资金实力较雄厚的设计师们也来了,最后是资金能力更强的时装店入驻,把地价炒高后挤走画廊和艺术家,这几乎是Loft、Soho类产品的必然规律。当然在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这种现象也是不可避免。伴随地产热的升温和创意园区的日趋成熟,近年来上海各主要的创意产业园区的租金价格都有上升的趋势,其幅度在20%—30%左右。越来越多中小型创意企业被资金雄厚的企业所取代,正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三)商业比例过高,喧宾夺主从现阶段上海运营的几十家创意产业园区来看,已出现了商业配套比例过高、运营惨淡现象,这情况在些定位文化、时尚的创意产业园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本身定位就是业态多元化的娱乐场所同乐坊,其中50%为酒吧、俱乐部;30%为餐厅、咖啡厅;20%东右是零售概念店,经营状况一直不甚理想。创意产业园区的商业本身是依附于园区内的企业消费群体,而商业比例过高后肯定导致产业的缩减,以至于缺乏消费客群。上海整个商业市场本身已呈饱和状,创意园区的运营管理方大多缺乏商业运营经验,因此在商业配套部分的招商和业态比例、业态搭配上的把控也存在很多小足。二、对创意产业园营建的对策(一)明确政府职能,加强扶植与监管力度形成动态监管制度。政府的监管,小仅是在前期立项招商阶段,还应贯穿到整个发展的过程。目前政府已经逐步开始重视对园区的软硬件的监管,如对软件的考察包括融资服务、员工培训、市场拓展、品牌宣传等内容,但如果在园区发展的过程中也能继续对各环节进行定期监管,必将促使创意园区的更加有序发展。多机构、多组织共同扶持创意产业。英国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成全球文化创意之都,这与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分小开的,英国的文化产业政策是口前国际上产业架构最完整的国家。首先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是专门任务小组,主要致力于提高英国创意产业的作用与地位、帮助他们达到其经济目的。其次几十个政府部门、基金、协会、研究机构等组织在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紧密合作,再加上完善的金融系统支持,通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