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4普通高中特色化与学生个性化的关系为主题的征文培植学校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精神促进学生生命的精神成长吉林省实验中学副校长杨晓雷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校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生命的精神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的亚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的基因和灵魂、是学校的品位和气质、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学校文化的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校园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校园人的发展。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文化是一片土壤,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获得强大的“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谈得上“文化自觉”,即自觉地践履本校的核心价值观,高举理想的旗帜,有意识地培植先进的学校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精神。我校建校六十多年,有着悠久和辉煌的历史文化传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我们一直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建社会信任的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秉持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生负责”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了培养“基础扎实、特长明显、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对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人才”的育人目标。激励教师以科研促教改,做学者型教师,专家型、科研型名师;教导学生严格自律,培养他们形成科学意识、终身发展意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团队协作意识,逐步形成了有时代特色的学校文化。一、校园文化:生态、优美、励志、和谐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表现和组成部分。校园自然环境是学校全体成员每天看见并置身其中的生存空间。包括了整个校园内建筑规划与设计、教学楼等硬件设施的存在和使用,校园环境的整体绿化、美化、净化,绿地、走廊的设计与布置等等。这些物质设施和外在环境既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学校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成为校园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物质依托。我们学校创设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相对独立,互不影响,规划科学合理,井然有序。围墙、校门古朴、沉稳、厚重;教学楼整齐对称,饰以竖条红瓷砖,整洁、清新、昂扬、向上;科技楼、教师楼与教学楼紧密衔接,绿化园树种花色多,争奇斗艳,竞相生长,活力四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教学楼前的报栏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健康成长的沃土;宣传栏、格言展示牌、楼厅牌匾、校园刻石等激发学生追求真理、拼搏奋进;在教学楼外显要位置设置校风、校训的标语。在教学楼内侧设置名人名言、行为守则、学生作品、学习园地,定期更换黑板报,宣传栏,楼梯张挂文明用语和行为提示语,真正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走到每一个角落都受教育。校史展览馆为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史以及在不同时代的校风、学风等提供了教育载体;现代化的运动场设施齐全,塑胶跑道、草皮足球场、玻璃钢篮球架、设施完备的体育馆,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空间;这些设施全方位、多元化,讲求环保实用、赏心悦目,注重美感,充满了学习气息,着眼于潜移默化地陶冶、激励学生的心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学校已建成有花、有草、有树、有木、有诗、有情、有画、有意的书香校园,传承民族传统,营造奋发向上、文明健康、崇尚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形成了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二、管理制度文化:激励、服务、竞争、创新制度重于技术。实行扁平化管理制度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需要。学习型组织非常强调组织内部的互动和参与。因此它与等级性的塔型结构不同,它是一种扁平的结构,即从最上面的决策层到最下面的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它强调“管理以基层为主,强调管理重心的下移。尽最大的可能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教职员工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这一运行机制强调系统整合和组织优化。我校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机制创新,使学校的管理机制由以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逐步过渡到扁平化管理。通过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以其柔性、灵活和开放性,给参与学校管理的教师以更大的民主决策自主权,使全校教师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