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我市深入开展反食品浪费和粮食节约行动,加强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全链条节约减损工作,依据《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以及《反食品浪费若干规定》等要求,结合我市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有关措施,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行业引导、公众参与,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刚性制度约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实效,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二、目标任务到2025年,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食品浪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光盘行动”广泛深入开展,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举措做细做实,粮食节约减损取得更大成效,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三、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一)加强餐饮行业经营行为管理。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管理,建立健全餐饮业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出台本市餐饮行业反食品浪费行为规范,动员餐饮行业协会发出行业倡议,采取措施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提供分餐制服务。鼓励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主动提供“小份菜”“小份饭”等服务,在菜单或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的展示页面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分量、规格或者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加强餐饮行业供餐管理,加强对旅行社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培训,引导游客文明用餐,合理安排团队用餐。(二)落实反食品浪费管理责任。加强公务活动用餐节约,各级单位要落实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加强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按照健康、节约要求,科学合理安排饭菜数量,原则上实行自助餐。严禁以会议、培训等名义组织宴请或大吃大喝。单位食堂制定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动态管理,推行荤素搭配、少油少盐等健康饮食方式;鼓励采取预约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等方式,科学采购和使用食材。抓好机关食堂用餐节约,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开展单位食堂检查,纠正浪费行为。(三)建立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制定实施《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广泛开展教育宣传、大力培育校园文化、提升食堂管理水平、创新使用科技手段、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等具体行动。强化学校就餐现场管理,加大就餐检查力度,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加强家校合作,强化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良好饮食习惯。广泛开展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粮食节约实践教育活动。(四)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加强公众营养膳食科普知识宣传,倡导营养均衡、科学文明的饮食习惯,鼓励家庭科学制定膳食计划,按需采买食品,充分利用食材。提倡采用小分量、多样化、营养搭配的烹饪方式。倡导家庭用餐采用分餐、公勺、公筷等方式。(五)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指导食品、餐饮等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依法制定、实施反食品浪费行业自律规范,宣传、普及防止食品浪费知识,推广先进典型,引导会员自觉开展反食品浪费活动,对有浪费行为的会员采取必要的自律措施。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措施,改善食品储存、运输、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降低储存、运输中的损耗;优化产品设计,提高食品加工利用率,避免过度加工和过量使用原材料。四、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六)加强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提升现代种业水平。推进农业节约用种。减少田间地头收获损耗。推动实施我市种业振兴行动,建设农作物品种测试评价站。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保障高质量良种供应。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研究制定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加强耕作层保护。开展耕地卫片监督工作,加强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推广机收作业质量标准、技术规范和机收环节的节粮减损措施。(七)加强粮食储存环节节约减损。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改善粮食产后烘干条件。有序推进“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提高仓房的气密性、隔热性,满足“优粮优储”需求。推广先进储粮技术,开展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推进仓储设施节约减损。健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八)加强粮食运输环节节约减损。完善粮食运输基础设施,推动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加强粮食专业化装卸车点、作业码头、筒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食运输装备水平,推广先进适用的粮食运输专业设备、装卸机械和回收设备,规范船舶运输管理和港装卸存储管理。优化粮食物流运输组织,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和装卸方式的无缝衔接。不断健全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