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22013年新密市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登记表(除最后二栏外,其余的栏目由作者本人填写)姓名李风玲年龄32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固定电话69852065手机15137111311电子邮箱296081842@qq.com邮编452370单位地址新密市长宁街38号市直第三小学论文、案例分类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请务必在括号内打“√”)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音乐()美术()其他()信息技术()综合实践()体育与心理健康()题目基于学情,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排队问题》教学案例主要观点有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合作时间,让学生真正感受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关注学情,充分预设,寻找适合的教学方式,让小组合作真正有效开展。乡镇、办事处中心校、市直学校意见市教研室专家组意见年月日基于学情,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排队问题》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这段时间的深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越来越被我们所重视,所接受,学生也很喜欢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学生合作学习时机,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互补互促,共同提高。下面我就以《数学广角-------排队问题》为例,谈谈我在本节课上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数学广角-------排队问题》是一节蕴含着运筹思想的数学思维训练课,通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本节课是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关于研究怎样使服务对象的等候时间最少的问题。学生通过例1,例2的学习,已经对简单的运筹思想有了一些体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研究排队论问题,本节课,想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做什么事情需要排队,从而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学什么,最后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第一环节复习导入。第二环节引导探究,建立模型,我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来完成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活动演示卸货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等候时间的含义,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六种等候时间的总和。然后合作探究“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安排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这个环节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来完成这一环节。首先自主学习环节,我出示例题:6种不同的排队顺序及对应的等候时间总和,提示学生自主学习以下问题:同样三艘船,等候时间分别是8.4.`1分钟,为什么按C---B---A的顺序卸货,等候时间最少?自主学习我为学生留了3分钟的时间。接着开始合作交流环节这样设计的目的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安排,等候的时间也不一样,按照从用时少,到用时多的策略进行安排,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即让学生明确合理安排的方法,也让学生体验到合理安排的价值所在。最后是展示汇报环节,先一组一组的回报结果:发现了什么?有不同看法,可以发表,最后达成共识:按等候时间由少到多的安排是最合理的安排。本节课中,通过课堂中观察学生及问卷调查,100%的孩子认为本节课的合作学习对自己的帮助很大,98%的学生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说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通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再展示,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每次都进行独立思考,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偶尔先进行独立思考。通过观察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觉主动性不够。通过这次课前磨课和上课,让我对数学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和如何进行思维训练思维训练课有了些许感受。一、有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合作时间,让学生真正感受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这节课设计过程中,我总觉得自己对四人小组合作的时间把握和效果估计是很担心的。每次听别人的课,总觉得孩子们在短短的一两分钟之内就有了让全场惊讶的最佳答案,而我的学生们却是城郊结合部的杂牌军,如何让学生在合作之后能拿出答案呢,会不会四人小组合作的过程成为了一场秀,学生根本没有好好参与其中怎么办?种种疑虑,缠绕心头,最终觉得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合作、探究时间,让学生真正能投入其中,我想只有老师真正地愿意付出课堂时间,学生才会切实地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才能有所回报。不管是试讲还是正式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