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的感到: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未来,未来的前景在于奋进。教育和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共同活动。这一活动的实施过程,犹如一场演出,教师处在导演兼演员的角色地位。一名教师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掌握这门艺术,并且还要培养于处理教学表演艺术和教师的教育机智的问题。教师职业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这是由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的活动表现为对学生的一种示范、感染和熏陶作用。就拿传授知识来讲,并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而是要依靠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做出示范,运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感染、去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让学生自觉而有效地去掌握知识。因此,一名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工作,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仅具有学科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教师本身的示范表演技巧以及教师的人格形象的感染力,这两方面都属于教育艺术的范畴。此外,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班学生,他们都各具不同的个性,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而且,教育环境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有随机应变地作出反应的能力。这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总之,教师工作的实施,是由教师主持的一场即席表演,教师职业活动是教师的一种表演艺术。有人说是科学,有人说是艺术,说科学,便强调甲乙丙丁,山清河晏。是艺术,便强调“运用之妙,存于一心”。到底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恐怕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是科学,要求人们一丝不苟,严肃对待,不能乱弹琴,瞎扯淡;是艺术,要求人们不拘条框,敢于创新,不能生搬硬套,食古不化。教育首先是科学,我们首先要弄清它的规律,它的严肃,我们懂得它的脉络,才能认识它;然后它才能是艺术,让我们活学活用,用活规律,升华常规工作,升华科学的精神,让教育和受教育者如沐春风,有更美的感受。没有科学,教育不能成其真,没有艺术,教育不能成其美。有科学,才有教育的神圣和庄严,是艺术,才有教育的灵动和活泼。抛弃功利目的,年轻教育者首先要钻研教育科学,努力求真,达于娴熟,然后才能变化无端,臻于艺术之巅。但这并不意味着求真之时不能求美,求美之时无须再求真,实际上,真和美都是无止境的。年轻人的灵机一动,也许更能体现教育艺术的创新之美。教师是人的塑造者,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家。因为是艺术就必须是创作,既然是创作,创造出来的学生就必然是不同的,照着模子作出来的东西不是创作,而应该叫做复制。按照这个标准,老师作为教育艺术的实践者就必须是每天都在创造着。教育是艺术,并不否认教育是科学,教育是科学没有错。我在一篇文章当中这样说过,人都在爬山,我在强调艺术的时候,按照艺术家的步履往上爬,你强调科学,从山的那一面往上爬,到最后到达的是同一个山顶,是一回事。但是当人们不懂得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时候,就很容易只强调教育的科学性而忽视了艺术性。忽视了艺术性,往往就使你轻视了形象思维,失去了很多创造的条件和机会。教师要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能实事求是,做到分析中肯,判断恰当,结论合理,对学生要求适当,说话有份量,使学生口服心服。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能估计情势,考虑学生年龄、经验、认识水平、以及学生性格、脾气等,并选择恰如其分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实践证明:对学生过分赞扬,会使他们骄傲自满;过度的批评,会使他们自卑失望;过分爱抚,会消磨他们的意志;过分严厉,会养成他们性格上的盲从或固执;过分迁就,会形成他们的松懈和放任;过分苛求,会因吹毛求疵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过高要求,会使他们望而生畏;过低要求,会使他们失去教育意义……。因此,善于掌握教育分寸,是教育机智的一种重要标志。教师具有教育机智,掌握教育的艺术,是发挥其教育教学才能的最基本的途径。一个优秀的教师是教育的艺术家,他的成就,主要不是来自天赋,而是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勤奋磨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