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10页共NUMPAGES10页第PAGE\*MERGEFORMAT1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0页生物医药信息速递第10期本期热点:医药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山市火炬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网址:HYPERLINK"http://www.zstorchibi.com"www.zstorchibi.com电话:(0760)8292232邮箱:liaowf831@163.com最新动态医药专利当跨入世贸组织的门槛时,我国对医药HYPERLINK"http://www.bioon.com/industry/right/Index.shtml"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已经达到了《与贸易有关的HYPERLINK"http://www.bioon.com/industry/right/Index.shtml"知识产权协定》的要求,在医药知识HYPERLINK"http://www.bioon.com/industry/protection/Index.shtml"产权保护领域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在专利保护上,我国医药企业却面临着如下的尴尬局面:外国在我国申请的医药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越来越多;反之,我国自身的医药发明专利却少而又少,医药专利版图已被国外制药企业先下手为强,切割得所剩无几。这也意味着,我国本土医药企业尚未走上全球化之路,就已经被国外咄咄逼人的医药专利篱笆逼入难以喘息的死角。(来源:http://www.shtvu.edu.cn/law/nr.asp?id=1423)化学药物制剂专利保护效果显著近几年国内与药物制剂相关的专利申请量呈明显增长的趋势,据初步统计,2001年公开的国内申请人在国内申请的制剂方面专利(化学药品)仅几十件,而2005年则达到900多件。然而,国内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的授权率却远低于国外申请人在我国提交申请的授权率。以2002在我国公开的专利申请为例,初步统计,国内人提交的药物制剂专利申请的授权率仅占其申请量约40%,而国外申请人提交的药物制剂专利申请的授权率则近70%。在审查标准一样的情况下,授权率远低于国外申请人,这说明与国外申请人相比,国内企业在药物制剂的申请质量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来源:http://www.cipnews.com.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12)“刀口上舔血”药品专利游戏攻略仿制药的另一说法是“不侵权药品”。除已过专利保护期的药品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保护期内专利本身存在漏洞的药品。由于开发药品耗时费力,研发机构为独占市场机会往往一产生成果便申请专利,致使漏洞和不完善之处难免。这就为敢于冒险攻击的仿制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在美、加等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备的国家,存在着专门寻找研制药专利漏洞并从中渔利的企业。其存在有什么合理性?客观讲,它们破坏了被仿制药的垄断地位,起到降低消费者药品支出之效。在被仿制对象专利有漏洞的前提下,一些地方法院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甚至支持仿制药企业。(来源:http://media.163.com/04/1118/12/15FKL4FF001417S2.html)欧洲加强医药专利保护日前,欧洲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制药产业的新法案,旨在统一对新药的专利保护标准,改革欧盟药品批准局的程序,简化批准手续,为专利药品的非注册类仿制品的生产厂商提供方便。这意味着医药专利在欧洲将会得到更为有力的保护。欧洲制药业协会联盟表示,此次改革将使欧盟成为一个更适于新药研发的地方,但在加强专利保护方面尚未达到预期的力度。目前,欧盟的新药品专利保护期延长为自药品开始销售后的6~10年,并有望进一步统一为10年。一旦某种药品被发现具有某种新用途,或获准成为非处方药,医药公司可以申请延长1年的专利保护期。但是在专利保护期满的2年前,非注册类药品制造厂商便可以开始其冗长的申请程序,以期获得销售专利药品仿制品的批准。这一让步使他们的产品更容易在专利期满之后立刻就能上市,此外,对非注册类药品的定义也被首次写入欧盟法律中。(来源:http://www.ppac.org.cn/lcontent.asp?c=14&cid=15&id=160)美国医药专利战略概述有资料表明,目前在中国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外企业来自日本,其次才是美国、德国等国。然而在医药领域,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年度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统计,从1997至2001年,每年公开的外国申请人在中国的医药专利申请量,一直是美国第一,日本第二,德国第三。这既表明医药领域的独特性,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各国政治、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