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一、传播历程:保尔柯察金现身中国(一)建国前后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分析的唐正芒教授对钢铁传播史有系统分析:钢铁最早的中文版是段洛夫和陈非璜由日译本转译的。而梅益翻译的版本影响力最大。早在1938年夏,八路军上海办事处秘书长刘少文将阿历斯布郎的英译本钢铁交给梅益翻译中文版。新知书店(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个宣传出版阵地)的负责人也常督催梅益的翻译工作,梅益每次到“新知”来,总经理徐雪寒开口就问:“老梅呀,你的‘钢铁’‘炼’得怎么样啦?”梅益总是红着脸结巴着说“在‘炼’、在‘炼’……”1942年5月,钢铁的梅益译本终于问世,除在上海秘密发行外,还被运往苏皖边区、胶东和浙东根据地及大后方等。抗战胜利后,新知书店总管理处从重庆迁回上海,于1946年初重排出版了钢铁。自1946年6月到1949年8月,大连中苏友好协会、河北朝成冀鲁豫书店、太行群众书店、太岳新华书店、中原新华书店、华东新华书店、山东新华书店和读书、生活、新知三家战后联合而成的光华书店总管理处等,都曾分别翻印发行这个版本。“1949年10月共和国诞生前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又先后在北京、上海和重庆等地印行梅益译本9次7.6万册。1952年,梅益译本的版权转交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后经刘辽逸重新校阅,到1965年6月共印行46次,印数达136.9万册。”(唐正芒:新知书店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文译本,党史天地2000年第11期。以下凡引此文只标当时还涌现出大量的钢铁缩写本和改编本。此外,钢铁还以话剧、电影、连环画的方式在国内传播。据武汉大学教授方长安等人分析,从1950年到1954年8月底,先后有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华东海军文工团、武汉市青年文工团、重庆市文工团、山西省文工团、甘肃省话剧团等演出话剧保尔柯察金,共计295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又在1962年再度上演该剧。钢铁的影片也于1950年、1957年上映播放。1959年,钢铁连环画的上集(共224幅画)以64开本出版,并于1963年6月和下集(共220幅)以48开本同时出版,共印25万册,成为重点保留书籍,并荣获1963年全国第一届连环画创作绘画三等奖。(方长安、户松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新中国“17年”的传播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以下凡引此文只标台湾“中研院”副分析员余敏玲对北京大学宣传保尔精神做过一个深入的案例分析:1957年1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来华访问,并到各级学校讲述奥氏生平事迹与宣扬保尔精神。北京大学共青团打铁趁热,为宣传保尔精神,即以北大学生黄坚的案例,透过师生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保尔精神。黄坚十六岁时,家乡成为共产党统治的地区,父亲也因而有了工作。他在学校曾是第一批积极分子,加入青年团。参加土改宣传工作时,他与同班一女同学成为好友。抗美援朝时,共产党号召参军。黄坚决心放下书本,报名参军,并说服女友一同参加。临行前,女友突然变卦不去。五年后,黄坚从解放军转业,考上北大,重回学校。一次偶然机会,两人重逢,黄坚得知女友已从大学毕业,现在科研机关工作,她与她的丈夫已在科学刊物上发表过好几篇论文。黄坚不禁要自问是他自己错了,还是女友错了?黄坚因为进步而参军,却庸庸碌碌过了5年,如果不醒悟,还会庸庸碌碌过一辈子。他得到的痛苦结论是,他为了政治活动,放弃了学业,等于是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钱。岁月不饶人,生活的经验证明:忽视政治的人占便宜。这些人将时间用在学业,学到了真本领;而政治活动只是说说而已,不能解决问题,黄坚最后的结论是,过去他“太幼稚了。……对一切都是那么迷信,要追求电影小说里描写过的生活。几年来,我明白了,这种生活,这种牺牲一切的英雄,在现实中都是没有的,他只不过是作家和艺术大师们的理想而已。以往,我正是吃了幼稚的亏,现在应该老练点了”。但黄坚对这样的结论又有几分疑惑与不安。他觉得自己在政治上严重的掉队,不知如何是好。他也曾想到要退团,省得成为团组织的包袱,也省得心里不安。但他又没有这样做,却不晓得往后的路该怎么走?他将自己的问题投书到北大校刊,请求指点。黄坚的投书,引起了学校师生热烈的讨论。有读者认为黄坚的看法不完全错,因为用心于学业和参与政治,在时间上会起冲突,而学生的本份就是以学习为主。另有读者认为黄坚也指出部分客观事实,亦即如果他不参军,在学业上会有更大的成就,这对科学落后的中国贡献更大。但是也有读者提出自己曾有过类似黄坚的经历,并坚持他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在北大生活美好的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他也以参加这革命斗争为傲。黄坚参加抗美援朝并没有白白浪费生命,在书本知识上虽落后,却得到生动、深刻的教育。在革命的路上并没有停滞与落后。这样的叙述与观点和保尔自我反省后,对自己一生做出的结语几乎如出一辙。同时,有更多的读者认为黄坚将个人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