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表3-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作者姓名张成杰学科领域(在FORMCHECKBOX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FORMCHECKBOX思想品德FORMCHECKBOX音乐FORMCHECKBOX化学FORMCHECKBOX信息技术FORMCHECKBOX劳动与技术FORMCHECKBOX语文FORMCHECKBOX美术FORMCHECKBOX生物FORMCHECKBOX科学FORMCHECKBOX数学FORMCHECKBOX外语FORMCHECKBOX√历史FORMCHECKBOX社区服务FORMCHECKBOX体育FORMCHECKBOX物理FORMCHECKBOX地理FORMCHECKBOX社会实践FORMCHECKBOX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2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这一主题主要内容有:中国人民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中国诞生后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新政权的内政和外交。西藏和平解放,全国大陆基本上得到了解放。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稳定物价不仅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还扭转了新中国的经济状况,不仅巩固了政权还大大提高了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新篇章。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2)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经过(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等史实。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并认识和平解放是最终目的,同时理解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讲述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2)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会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中国革命的历程,感受“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所包含的英勇不屈、刚健自强、追求独立自由的民族精神。(2)、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学习,了解西藏的和平解放对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意义,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3)、认识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它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对应课标1.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主题单元问题设计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专题划分说明:除了说明主题单元将划分成几个专题以及每个专题所用的课时外,还应说明哪一个专题或专题一:新中国的成立(1课时)专题二:新中国政权的巩固(1课时)其中,专题二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土地改革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然后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教师明确指出: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活动二、自主合作、展示交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抗美援朝的背景、起止时间、领导人物各是什么?2、抗美援朝的性质是什么?3、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都有谁,他们有什么样的英雄事迹?4、抗美援朝的结果如何?活动三、穿插巩固,展现提升教师出示问题,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问题。1、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情况下,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的高级参谋,你认为中国该不该出兵?请阐述你的观点。2、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活动四、反思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的这次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告诉了我们:“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年轻一代,应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