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简述安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30)答:(1)抗焦虑。是治疗焦虑症的首选药。7(2)镇静催眠:用于=1\*GB3①麻醉前给药使病人镇静,减少麻醉药用量;=2\*GB3②现已取代巴比妥成为首选的催眠药,对焦虑性失眠疗效尤佳。8(3)抗惊厥、抗癫痫:抗惊厥作用强,用于各种惊厥和癫痫,安定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7(4)中枢性肌松:较大剂量能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用于中枢病变的肌强直及腰肌劳损引起的肌痉挛。82: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30)答:不良反应:物质代谢的水盐代谢紊乱6;诱发或加重感染6;可诱发或加剧消化性溃疡6;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由于可导致钠、水潴留和血脂升高,可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6;骨质疏松及椎骨压迫性骨折6。3: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是什么?说明理由。(30)答: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素。理由是:(1)激动α受体,收缩小血管,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7;(2)激动β受体,兴奋心脏,增加心排出量7;(3)扩张支气管,减轻粘膜充血、水肿,改善肺通气,缓解呼吸困难8;(4)减少过敏介质释放等。从而能迅速、有效缓解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挽救病人的生命8。1:说说对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抢救措施。(30)答:(1)就地抢救7;(2)立即使用肾上腺素(皮下/静脉/静滴/心室内)8;(3)加用糖皮质激素、H1受体阻断药8;(4)吸氧、人工呼吸或用呼吸机,必要时作气管切开、胸外心脏按压7。2:简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主要用途。(30)答:(1)药理作用:抗炎、抗毒、抗免疫、抗休克、影响骨髓造血等6。(2)临床主要用途:=1\*GB3①替代治疗主要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作糖皮质激素的补充治疗4;=2\*GB3②严重感染或炎症4;=3\*GB3③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过敏性疾病4;=4\*GB3④适用于各种休克,有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4;=5\*GB3⑤某些血液病4;=6\*GB3⑥局部应用:接触性皮炎、湿疹等4。3:肺心病的诊断标准(30)和右心衰的治疗治疗原则。一、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心电图、X线,并可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超声心动图、心电向量图、肺功能或其他检查判定(7)。二、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静脉压增高等(7)。三、(8)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的诊断依据:(一)体征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心音较心尖部明显增强或出现收缩期杂音[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二)X线诊断标准(见附1)。(三)心电图诊断标准(见附2)。(四)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见附3)。(五)心电向量图诊断标准(见附4)。(六)放射性同位素肺灌注扫描显示肺上部血流增加,下部减少。即表示可能有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心病X线诊断标准一、右肺下动脉干扩张:(一)横径≥15mm;(二)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三)经动态观察较原右下肺动脉干增宽2mm以上。二、肺动脉段中度凸出或其高度≥3mm。三、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四、(8)圆锥部显著凸出(右前斜位45°)或“锥高”≥7mm。五、右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具有上述五项中的一项可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概念:一般认为健康人静息时,肺动脉收缩压22土4mmHg(1mmHg=0.133kPa,下同),舒张压12土3mmHg,平均压10-18mmH8,如收缩压>30mmHg或平均压>20mmHg者为肺动脉高压。正常肺血管总阻力为0.02-0.03N,如>0.03N即说明阻力增加。二充血性右心衰的治疗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必须重视心衰病因和诱因的治疗,这是充血性右心衰的治疗关键之一。(2)尽量减轻心脏负荷:包括休息、低盐饮食适当应用镇静药、限制活动等。落实这些简单的治疗措施,对于轻度心衰病人,甚至可以不必应用利尿药和强心药就可以获得纠正;对于重度心衰者采取严格的低盐饮食和控制入水量,同样是减少心脏负荷、水钠潴留的重要措施,决不能因为现在有了各种利尿药、血管扩张药、正性肌力药物等,而忽视这些一般性处理方法。(3)充血性右心衰的治疗在使用药物前后:特别是经静脉给予血管扩张药,应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尿量,对危重病人有条件单位应建立血流动力学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4)尽管目前有许多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对于心功能属于Ⅱ~Ⅲ级的患者仍首选利尿药,视病情口服或注射;无效再根据适应证选用ACEI和洋地黄类制剂。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仅用于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时作为短期应用,不能作为一线药物长期使用。洋地黄类仍是目前最主要正性肌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