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行动研究》课程兼毕业论文指导实施方案(讨论稿)为了深化教育学院夜大学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校需要,创建更为有效的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从2013年9月起,将在2012级专升本学生中试行《行动研究》与毕业论文指导相结合的课程学习形式,具体要求如下: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行动研究》课程的学习,掌握行动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行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与自身工作实践相关的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完成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二、课程教学形式及具体要求本课程教学由课堂面授、网络辅助、课堂讨论、实践研究等多种形式组成。《行动研究》课程教学班人数以15—20人为宜。一般情况,教师应全程完成两个学期《行动研究》课程的教学和全体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行动研究》课程的总学分为4分,每学期2分,40学时。该课程每学期面授及师生讨论次数不少于3次。具体时间可以由教师自行安排,学院将不再于课程中安排特定时间。每学期的《行动研究》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书面作业并作为该课程的考核依据。建议《行动研究(一)》以研究计划、教学反思、文献综述等作为考核内容;《行动研究(二)》以研究方法综述、问卷设计、研究报告等作为考核内容。毕业论文完成后,在第六学期的第10周左右,必须安排一次论文的交流。论文交流必须由两个教学班组合进行,一般以30—40人为宜。论文交流要求全体学生参加,选取部分优秀学生进行交流,交流论文的数量不得少于教师指导人数的20%。其中欲申请学位者必须参加交流,交流标准可由团队集体组织制定,并做好交流过程记录。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论文予以点评,并将点评内容记录在学生毕业论文中,对于不参加交流的论文,应由另一位非指导教师给予评价。教师应按照学校毕业论文的要求指导学生完成选题登记表、论文(研究)进度表、论文评定等表格的填写。三、课程实施过程本课程从夜大学生第四学期起开设,《行动研究(一)》和《行动研究(二)》在第四和第五学期开设,毕业论文在第六学期的前十周完成。第一阶段:课程内容实施(每年9月—第二年6月)教师开设《行动研究》课程:讲解行动研究课程的基本内容,明确学习要求,确定研究选题并设计行动研究计划,填写选题登记表,教师提供相应指导,开始毕业论文写作。第二阶段:毕业论文指导(第二年9月—10月)教师以个别指导的形式开始实施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第三阶段:论文集中交流(每年11月上旬)教师负责组织论文交流会并做好点评和记录。.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种方式。过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在开展行动研究过程中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开评价,结果评价则侧重研究成果的评价。1、《行动研究(一)》考核建议:可采用行动研究计划、教学反思、文献综述等形式,并结合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及讨论参与度给予评分,学生作业按照试卷要求归档。2、《行动研究(二)》考核建议:可采用研究方法综述或问卷设计等形式,并结合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及讨论参与度给予评分,学生作业按照试卷要求归档。3、《毕业论文》考核建议:按学校规定形式完成毕业论文。五、教师工作量计算: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性质023640行动研究(一)2专业选修课023650行动研究(二)2专业选修课006550毕业论文4实践环节本课程工作量按两个学期计算,《行动研究》课程每学期按40课时(2学分)计算,毕业论文按每篇8课时计算,论文交流与点评不再另行补贴工作量。六、其它本系列课程建议以团队方式建设,原则上以专业为主体,团队课程负责人可由夜大学专业负责人或其他教师担任。团队课程负责人应统筹协调教师资源,全面负责课程的实施和监控,保证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2013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