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14页共NUMPAGES14页第PAGE\*MERGEFORMAT1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4页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人类发展和生存的重大问题。内燃机汽车使用的燃料均为一次性能源,开发使用后便不可再生。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增加,地球的矿物能源已面临枯竭。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世界各地的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物中约40%~70%来自内燃机汽车的尾气排放。我国汽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世界银行一个专家组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大城市的污染状况目前是全世界最为严重的,全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0个在中国。而中国华北、华东的大城市调查中,大气污染的70%来自于汽车的尾气排放。电动汽车依靠电能驱动车辆,而电能在驱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基本不排放有害气体,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基于这些原因,电动汽车就成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选择。电动汽车与普通燃油汽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HYPERLINK"http://www.nctc.cn/web/jiaoxue/dianzi/lesson9/ddnr-1a.htm"\l"#"控制系统HYPERLINK"http://www.nctc.cn/web/jiaoxue/dianzi/lesson9/ddnr-1a.htm"\l"#"驱动系统HYPERLINK"http://www.nctc.cn/web/jiaoxue/dianzi/lesson9/ddnr-1a.htm"\l"#"电池组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对驱动电机的控制,对于不同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也有所不同。电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原理: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主要由斩波器和中央控制器构成,其原理如图所示:交流异步电机控制系统交流异步电机控制系统主要由逆变器和中央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其原理如下图所示:永磁无刷电机控制器永磁无刷电机控制器与交流异步电机的控制器在结构上有一些相似,但在控制方式、策略及输出波形都有较大的差别。其结构如下图所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它主要由电动机和减速器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使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并将能量传递到车轮使车辆行驶。目前,电动汽车常用的驱动电机有:交流异步电动机,永磁无刷电机,直流永磁有刷电机,直流它励电机,直流串励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目前比较流行的电机有:交流异步电动机、永磁无刷电动机和直流永磁有刷电动机。四种电驱动系统的综合性能比较电机类型优点缺点直流电机驱动系统调速简单,调速性能优异控制器功率开关器件少调速系统不需要转速或位置传感器采用永磁结构,节省励磁功率,提高电机效率。运行时电刷和换向器之间的摩擦会产生磨损和火花,需要定期维护。最高转速比较低,体积大,重量重,价格贵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无刷结构,效率高运行于高速,免维护调速控制较异步电机简单运行时电机温度高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永磁体退磁现象。需要转子位置传感器弱磁调速比较困难异步电机驱动系统适合于高速运行,免维护控制复杂,控制器价格高,需要速度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结构简单,适合于高速运行调速控制容易电磁噪声转矩脉动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研究方向电动汽车对电驱动系统的要求为,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动汽车要求驱动系统尽可能的简洁、可靠,所以目前的交流驱动系统中,无速度传感器、无位置传感器的交流驱动系统是发展方向之一。最高效率控制在电动汽车上显得特别重要。在异步电机控制中,某个转矩可看成由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产生的,优化这两个分量的组合可使定子电流减小,从而获得最高效率控制。电机参数的自动测量,控制系统参数的自动整定是高性能控制系统的一个标志。当运行环境发生变化后,系统各种参数会发生变化,从而会偏离最佳运行状态。参数自动辨识、自动整定功能可使控制系统自动调整在最佳状态。电池组是电动汽车的能源,电池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目前电动汽车广泛应用的电池有:铅酸蓄电池,镍氢蓄电池,镍镉蓄电池等。其中镍氢蓄电池性能最优,但价格昂贵;铅酸蓄电池性能最差,但价格低廉,目前为电动汽车广泛应用。电动车历史1873年英国人RobertDavidson首次在马车的基础上制造出一辆电动三轮车,它由铁锌电池(一次电池)提供电力,由电机驱动。它比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发明早13年。进入20世纪,电动汽车由于电池技术进步缓慢,在性能、价格等方面都难以与燃油汽车竞争。然而,燃油汽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